案例(一)项目策划题.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一)项目策划题 良友公司是一家中小型企业,员工只有72名。三年前有一位营业人员离职,经过了两个月终于补进一名营业人员。 该名营业人员姓周,在经过产品认识、推销技巧、市场分析、认识客户……等训练后,终于能够出师作战了。周姓营业员进入公司不到一年,业绩一直停滞在那儿,不能往上突破。该公司李总经理设法从中激励,并派他接受企业外的营业人员训练。不料,训练回来不到两周,周姓营业员提出辞职,原因是不堪困顿、不堪负荷、力不从心。在百般挽留无效后,良友公司只得重新招募营业人员。 三个月后,招募到江姓营业员,也同样经历训练后,出师作战。江姓营业员对营业工作有所排斥,仅负责营业人员全部工作的一半;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a企业只好再招募马姓营业员。再经过必要的训练后,马姓营业员也到市场去推销。此时,以前一位营业员能完成的事,现在却要两位营业员来完成,成本倍增,李总经理无可奈何。 又过了七个月,春节即届。新春上班,两位营业人员不约而同都没来上班,原来是嫌总薪两个月的年终奖金太少。事前没征兆,也没通知,也不办理移交。 其后每年招募一至两次营业人员,大多数新进人员服务满三个月试用期满,就请求离职他去,最多只服务五个月。 今年后半,良友公司发现业绩直线下降,不景气来临。为了紧缩费用,只好将一年营业人员招募、录用、安置等 费用约5万元的成本节省下来。待景气的春天来临,再来重新招募营业人员。 策划要求: 1.良友公司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的你为其进行了解营业人员为何会寻求离职的原因?并请你提出解决的方法。 2.良友公司请你依该公司员工服务期间不同(分成引入、成长、饱和和衰落四个阶段),策划留才的措施。 参考答案 1、原因分析:营业人员离职可能是由于下述原因所致: (1)未能找寻到适才适所的人:在一般人心目中,业务工作层次较低,通常是找不到工作者的最后选择,故多数初次从事业务工作者,再换工作的比率明显偏高,他们多抱持着骑驴找马的心态,随时找到更好的工作即会主动离职。 (2)员工未能得到适当的指导 :当员工业绩达到某种程度即停滞不前时,虽然主管有安排许多相关专业能力的课程让员工研习,提升其专业技能,但真正导致业绩无法向上的问题核心,可能是透过书本或上课所无法学习的,故问题仍旧无法迎刃而解。 (3)其它原因 :公司制度不佳,员工向心力低落,薪酬待遇相对较差。 2、解决方法 (1)用人适才适所:在招募时,应该先思考一位成功的业务人员需具备什么样的关键特质,譬如乐观、积极、外向、喜与人互动、反应敏捷等。在招募过程中,面试者需具备辨识该等关键特质的能力,这可借助专业的辅助工具(人格特质问卷)来协助确认。 (2)适时给员工适当的指导:对于员工所遭遇的困难,应时时主动地询问及关心,使员工感受到公司或主管是其坚强的后盾,必要时需提供适切的指导,透过面对面的实际沟通指导,发现问题之核心所在,帮助员工解决问题,突破瓶颈。 (3)主动关心员工,经常沟通:主管应主动关心员工,了解其对公司制度、薪资、福利、工作的看法,惟有双 方持续的沟通,才能促进了解双方对期望及需求上的差异,进而化解歧见,达成共识。 3、依该公司员工服务期间不同采取留才措施 一个员工在公司内的生命周期,可分成引入、成长、饱和和衰落四个阶段,不同时期由于员工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不同,留人的措施也应当有所区别。 (1)引入阶段。一个新进人员初来公司的头二三年,为员工的引入时期。这期间,经过训练的新人,对公司内部一切事物渐渐由陌生到熟悉,并且在他负责的工作职务中,摸索出一套处理模式。这一阶段,应注意使员工尽快适应环境,如果任其自生自灭,很可能从此埋没这个员工,或者导致其”跳槽”。 (2)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员工在公司内已建立了一些特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对工作职务也有相当 程度的掌握,因此,是最容易施展才华、最有干劲的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员工,除了应给以工作上的肯定之外,还须适度地安排相关的技能训练课程,借以加深其专业程度。 (3)饱和阶段。进入饱和期,员工的工作经验已足够,但却面临成长、突破之瓶颈,这时公司如能给予适度的训练、调职或是晋升机会,将有助于员工生命周期的良性循环。 (4)衰落阶段。公司人事主管如对处于衰落阶段的员工,疏于关切和疏导,将打击他的士气,长久下来将会影响公司的经营。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