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报告.doc

巢湖市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巢湖市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报告

巢湖市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解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今年四月下旬,教育分会组织力量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散兵初中、栏杆初中、坝镇初中、槐林初中、烔炀初中、黄麓初中、栏杆中心小学、坝镇中心小学、槐林中心小学、烔炀中心小学、黄麓中心小学、夏店小学、九峰小学等6所初中、5所中心小学和两所完小共13所学校进行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教育,国家未来与民族精神之所系。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教育实现了大发展和大跨越,形成了以公办学校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年来,全市义务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2005年通过了“两基”国检达标。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有初中的完、职中11所,初中29所;小学115所,小学教学点51个。小学在校生41940人,初中在校生25461人。其中农村小学生人数占全市小学生人数51.7%,农村初中人数占全市在校初中人数40%。至2013年底,全市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5255人,其中小学教师2849人,初中教师2406人。 1、基础设施不断优化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均衡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均衡发展的校园环境使学生从心底感到,社会是平等的,生活是美好的。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合肥市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我市在薄弱学校提升,师资队伍提升及素质教育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危房改造和校安工程,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各类用房设施配套,功能划分合理,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校园环境整齐、清洁、绿化、美观,育人氛围浓厚。如柘皋初中夏店小学、九峰小学等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室内、过道一尘不染,文明、励志标语随处可见。可谓环境育人的典范。 2、教学现代化趋于完善 由于不断加大投资,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更新。诸如校校通、空中课堂、电子阅览、多媒体等现代化设施在各校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互动教学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大增加,高效课堂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充实,大批优秀人才加盟教育。目前以中心校为基本单位的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学历普遍达标,学科构成逐步完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骨干力量比较稳定,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素质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提升学校在全面育人方面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学有所成作为终极目标,用科学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各校在全面育人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学科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逐步形成教育制度化和常态化。如烔炀中心小学、栏杆中心小学、坝镇中心小学、槐林中心小学等开设了声乐、舞蹈、写字、绘画、手工、国学、经典诵读、乒乓球、棋类、器乐等一大批寓教于乐的课程;有的学校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研发特色校本课程。如柘皋中心小学的《美丽柘皋我的家》、《礼仪教育手册》、《公共安全教育读本》等颇具乡土气息的校本教材。不少学校和少年宫开展“联姻”共建,利用少年宫提供的活动场所和器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也为素质教育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5、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调研中我们与学校的领导和中层干部在交流和讨论中,深切地感觉到,大多数学校的管理人员思想活跃,理念超前,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的管理之中,考评设计合理,计划执行到位。档案整理、文书归档等较为及时规范。多数学校秩序井然,师生精神面貌振作,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充分反映学校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存在问题 农村初中、小学点多面广,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半壁江山。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还有不少短腿,不同程度制约了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是有些学校的危房改造已达标并已投入使用,但校园环境的整治滞后,与崭新的校舍形成较大的反差。不少学校的运动场荒芜一片,甚至连水泥道路都没有,遇到阴雨天,学生还得穿胶鞋进校。既不方便,也给学校的卫生、保洁带来很大困难。 二是少数学校的教室不足,使得学额过大;有的学校的教学辅助用房缺口较大。 三是由于核编是以中心校为单位进行,由此造成一些村级学校和偏远教学点教师不足,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另方面村级学校、偏远学校和教学点占用教师较多,从而使得中心小学缺少足够的教师。再者由于市区扩大,人口增加,伴随中小学扩大或增容,因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