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美读的好教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篇美读的好教材

一篇美读的好教材 一篇美读的好教材 《滕王阁序》备课札记 张必锟 一 《滕王阁序》无疑是一篇美文。 我国古代文章自魏晋以降即有文、笔之分:文指美文,笔则泛指所有实用文体。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实际上是以诗歌辞赋等为文,其余全归于笔,未免将美文的范围限制得过窄。比刘勰稍晚,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篇》里对刘说作了修正,提出“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又说“至如文者,惟须绮 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道会,情灵摇荡”(转引自黄侃《文心雕龙札记》)。此说颇为后代所推崇,因为它比较全面地阐明了美文所应具有的特征,即真实而细致地抒写作者个人的情思;辞藻丰富华美;且有音乐感,读来琅琅上口。准此,抒情散文就包括在美文中了。 《滕王阁序》原是一篇游宴诗集的序,从它早先的文题《滕王阁诗序》和本文的结尾都可以看出这一点来;但若就实质而言,它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主体部分先写滕王阁的宏伟建筑和赣江的明丽秋色,然后由景生情,以低回反复的手法抒写作者“不见长安”之叹和仕途绝望的情怀。读到这个地方,只要大致了解作者因戏为《檄英王鸡》一文而被逐出京,此后又坐事涂名这番经历,定能感到它字字句句都充满了英雄失路之悲,正所谓‘流连哀思”“情灵摇荡”。文中佳词丽句迭出,有夸饰而不失实,用典多而无晦涩之病,是谓“绮毂纷皮”;又全用“骈四俪六”句法,平仄办调,抑扬有致,读来颇有“宫徵靡曼,唇吻遒会”之感。 为什么游宴诗集的序要写成予情散文呢?这里有个缘故,因为睁宴诗集来源于我国古代士大夫介层的一种特殊风尚,就是每逢游宴,与会者都要做诗,事后再将所亨的诗汇编成集。这样的诗集既有众多的作者,写的又是同一题材,且大多出于即席口占,难得有传世的佳作;而结集的目的无非是留下一个活动的纪念,其价值不在诗而在游宴上。为这样的诗集写序跟其他书序自然有别,除去要交代作序缘由外,也跟做诗差不多,或叙游宴情形,或写所见景物,而后借眼前的事和景抒发个人的情思,因而它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有诗化的散文的韵味。在王勃之前,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后,有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也都是这么写的。 更为重要的是,既是抒情散文,自然就有了作者个性的流露,例如王羲之的深沉,李白的豪放不羁,在上述各自的序文里都表现得十分鲜明;而王勃此序则表现了作者的郁愤——这是他的英雄失路之悲造成的。 二 美文须要美读。 美读,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但二者并非同一概念。有感情的朗读通称范读,一般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放在起始课或结束课上进行,朗诵者是教师或个别学生;而美读则是制约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方式,它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朗读的实践,并将这种实践跟初步鉴赏紧紧结合在一起,其目的不止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还要致力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当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有高有低,其参与程度难免存在差别,但有了这种参与,就可以逐渐养成自觉审美的习惯。 美读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学生自发审美的基础之上的。自发审美,这简直是学生的天性,例如教师范读美文时,全体学生都能凝神谛听,绝无旁骛。但此时的美感又是朦胧的——确切地说,就是心知其美而口不能言,只可称为“美感的萌动”,还有待于发展和提高。可惜的是,许多教师并不很看重它,特别是讲文言文,一到串讲往往以枯燥乏味的文白对译和繁琐的语法分析破坏了它。笔者近年来在火车上遇到几位初中毕业生,听其谈吐,素质不错,可是一当我请他们背诵《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些美文时,便都悚然了,没有一个段落能完整地背下来。原因很多,但我以为主要的是,他们都没有参与过美读的实践,待到事过境迁,便连曾经有过的“美感的萌动”也消失了。这个实例从反面启示我们:倘若我们能把起始课上曾经有过的审美气氛保持到底,结果必将是另一种情形。 要把审美气氛保持到底,就必须在充分运用朗读这个手段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和思考,或恰当地予以点拨,使学生既时时感到自己处在文章境界之中,又能跳出来从审美的角度观察这个能使自己陶醉其中的境界。 至于文言课文,疏通文义固不可少,但方式有别于平时,应重在意会,并善于将语句的诠释跟鉴赏结合起来。 再讲《滕王阁序》的教学设想。 讲五点: (一)具体指导学生预习,做好美读的准备。 骈体文有两大特点:①全用对偶句,如本文中除去统领字“所赖”“勃”、叹词“嗟乎”“呜呼”和句末助词“云尔”,无一不是对偶;②用典多,如本文典故有三十多个。这也是教学难点所在。指导要点如下: 1.辨析上、下联的关系,掌握全联的意思。 本文中,上、下联的关系大致可分四种:①并言二事,如“物华”一联,上联说物美,下联说人美。②合言一事,如“家君”一联,合起来说自己因省亲而有幸参加这次盛会。③有主有宾,如“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