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题验收书项目编号118450079项目名.doc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题验收书项目编号118450079项目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题验收书项目编号118450079项目名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结题验收书 项 目 编号: 118450079 项 目 名 称: 模块化植被及蒸发屋面隔热性能的 实验研究 项目负责人: 白益东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姓名: 杨晚生 项目所在学校及院系: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学院城市设备系 项目起止时间: 起于:2010 年 8 月 止于:2010年 10 月 广东省教育厅 制 二0一0年五月 填表说明 1、本表前五项项由项目小组集体填写,除需亲笔签名外,其余部分均需采用打印稿,不够可加页; 2、本表第六项由指导教师核查填写,第八项由院系填写,第九项由项目组成员根据答辩情况填写,第十项由学校验收专家组填写; 3、本表第七项以附录方式提交内容至少含: 附录一:公开发表的论文、获授权专利、论文发表或专利申请录用通知复印件或其它支撑材料 附录二:项目组成员科研总结,包括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 4、填写本表内容统一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单倍行距。 一、项目组成员(姓名栏本人签字) 序号 学号 姓名 学院 具体分工 1 3108003507 白益东 土木与交通 负责人 2 3108003510 陈家柱 土木与交通 实验测试 3 3108003541 伍尚东 土木与交通 实验测试 4 3108003543 杨少庆 土木与交通 理论分析 二、项目实施情况 1、完成任务情况 立项任务书的预期成果 申请发明专利2项(恒定热源法传 热系数测试装置及墙体及屋面蒸发冷却环境控制测试装置);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形成模块化组合隔热应用产品多 套(植被单元模块、蒸发冷却模块); 撰写高水平研究论文2~5篇,形 成实用化研究成果2~4项;所研制试验装置可以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实验平台。 实际获得的成果 (1)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2)形成模块化组合隔热应用产品多 套(植被单元模块、蒸发冷却模块); (3)撰写学术论文2篇; (4)形成实用化研究成果2项;所 研制试验装置可以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实验平台。 2、项目完成内容、关键技术及效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 (1)不同模块植被屋面的隔热特性及动态传热规律研究; (2)不同多孔蒸发隔热材料的传热动态特性及蒸发冷却特性(包括砂土、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红粘土砖、灰沙砖及其组合构造材料等); (3)不同模式下蓄水屋面的传热动态特性(包括隔热层+蓄水层、蓄水层+覆盖层、蓄水层+反射层、蓄水层+反射涂料、蓄水层+遮阳网等)。 (二)关键技术及效果 (1)环境控制箱的研制,要对不同组合隔热材料的动态热湿特性进行试验测试,稳定均匀的环境控制箱是试验测试的基本条件; (2)环境风速模拟装置;为获得不同风速下的隔热层热湿动态传递特性,需要研制出模拟室外风速的小型环境风洞试验装置,通过该装置能获得类似于室外大气风速下的状态,从而获得相对客观的试验数据; (3)试验研究模块的研制;对屋面和墙体需采用不同的试验单元模块进行测试,本文以1200×1200×200(mm)作为单元测试模块构造尺寸,单元试验模块长宽与隔热层厚度的比在8~15倍范围之内,符合实际隔热层一维非稳态传热的模型。 (4)传热传湿参数的测试,在本项目中涉及测试蓄水屋面、植被屋面、湿屋面的温度、相对湿度、蒸发量、太阳辐射、环境温度、隔热层不同高度的温度及相对湿度等,其中蒸发量及不同高度隔热层的含湿量的准确测试是一个难题,需精心设计实验加以解决。 3、项目整体进度安排及实施情况(包括实验的工作量) (一)项目进度安排 (1)2010、10-2011、03:冬季实验研究及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申报书撰写; (2)2011、06-2011、09:夏季实验研究、进行发明专利申报; (3)2011、05-2011、12:进行实验数据整理分析; (4)2011、12-2012、03:针对数据整理分析结果,进行反馈性优化实验研究; (5)2012、03-2012、09:撰写结题报告,整理整理研究成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参加答辩。 4、项目完成情况的自评意见(包括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项目实施进展基本顺利,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经费有限,只能进行了较小规模的模块化平台实验,实验平台的建立和实验测试装置的调试是实验进行的难点,期间克服了重重困难,但由于时间紧迫,部分实验成果未能及时详细整理。 5、项目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建造并优化实验测试模块是本项目的难点,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实验室和室外前期测试才得以完成; (2)研究成果的整理相对较难,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3)研究经费太少,导致后续实验平台的建立只能借助老师的科研经费加以继续实施。 6、对指导老师、院系及学校的意见及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