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玄龄(579—648年) 房玄龄 ,唐初大臣。贞观元年为中书令,后改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长期执政,与杜如晦并称贞观贤相,死后陪葬昭(唐太宗)陵。 杜如晦 (585—630年) 杜如晦,唐初大臣。太宗即位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订典章制度,时人号称“房谋杜断”。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导入(1) 导入(2) 返回首页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 (543—557年) (557—581年) (581—618年) 北朝——隋示意图 东魏 北齐(550—577年) 北魏(439—534年) 西魏 北周 隋朝 (534—550年) 导入1 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隋文帝(杨坚) (541—604年) 隋与陈对峙形势图 隋五牙战船(复原模型) 隋朝疆域图 隋文帝祀雨图 隋文帝重视农业。一年天下大旱,隋文帝迎请法师入朝祀求上天降雨。 开皇之治 (隋文帝)居住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开皇、仁寿(隋文帝年号)之间,大夫不衣绫琦,而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帛,装带不过以铜铁骨角而已。 ——《隋书·高祖纪》 含嘉仓考古发掘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 ,现已探出粮窖287座,其中最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深12米左右,最小的窖,窖口也有8米左右,深6米左右。该仓建于隋朝,唐朝时仍然使用。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粮窖口大底小,顶部园锥形,涂以厚厚的黄泥,严封粮窖。 (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辨兴亡》 时 间 户 数 人口表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 712万 3100万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890万 4600万 时 间 垦田数额 隋初 1900多万顷 隋盛时 5500多万顷 隋朝户籍、人口表 隋朝垦田表 ( 隋文帝 ) 躬节俭,平徭役,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高祖纪》 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亲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 隋朝的灭亡 隋朝大运河 济 永 渠 邗 济 通 沟 江 南 河 渠 608年 605年 605年 610年 涿郡 长安 洛阳 余杭 江都 瓜洲古运河渡口 今京杭大运河 隋大运河评诗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后凤舟翔螭模型 隋炀帝龙舟模型 江淮流域 江淮起义军 杜伏威 河北地区 河北起义军 窦建德 河南地区 瓦岗军 李密 控制地区 起义军 领导人 隋末农民起义军表 瓦岗军开仓散粮 唐朝的建立 唐高祖李渊(618—626年在位) ??? 唐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国公。618年,隋末农民起义时,他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626—649年在位 ) ??? 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让位。 唐长安城示意图 魏征墓(陕西唐昭陵旁) 魏征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唐初政治家。李世民即位,喜他直率,擢为谏议大夫。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器重,迁为尚书左丞。 纳谏 (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逝世),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魏征传》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图表 治国方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