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史前文化陶器纹饰研究-中国考古.PDF

成都平原史前文化陶器纹饰研究-中国考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都平原史前文化陶器纹饰研究-中国考古

江汉考古2017.1/总第 148 期 考 古 研 究 成都平原史前文化陶器纹饰研究* 周 丽 (四川 成都 610064 ) 摘要: 本文在陶器纹饰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成都平原史前文化陶器纹饰进行分期,揭示其早晚变 化规律,结果显示纹饰分期同以器物群和器物形态为主要依据进行的文化分期之间并不同步,在一 定程度上表现为纹饰变化的滞后性。这一差异表明纹饰在文化的传承上更具有保守性,更能反映文 化间的传承关系。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对宝墩文化四期遗存的文化归属、成都平原史前文化的渊源等 问题做了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 成都平原;史前文化;陶器纹饰;分期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号: 文章编号: 0042-15 K876.3 A 1001-0327 (2017)01- 纹饰作为陶器表面的一种装饰,既有审 报告中的纹饰特征概述和文化分期中的总结[5] , 美功用,又可作为区分不同器类的标志,更体 亦有学者开始注意到其重要性[6] 。但还没有人 现某种文化传统与文化认同。一般来说器物 就陶器纹饰进行过专门的系统性分析,特别是 形态主要受制于功能,纹饰更多的反映了文 常见纹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化传统与审美心理。传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 主要是根据器物群、典型器型的演变,陶质、 一、典型纹饰的类型学分析 陶色、尤其是纹饰只是作为了次要参考因素。 本文选择成都平原史前文化作为个案, 然而比之于器型,纹饰更具有传承与保守性, 从近年几处典型遗址发掘的实物材料中进行 从理论上讲其变化与器型的变化并不会完全 抽样分析。通过纹饰的类型学分析,从纹饰的 同步。因此通过对一个区域文化陶器纹饰的 变化进行分期,来揭示其变迁脉络。在此基础 研究,结合其他因素,可以更全面地揭示该区 上比对过去传统的文化分期[7] ,探讨纹饰变化 域文化的源与流、文化变迁过程和动因,以及 与器物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阐释陶器纹饰 其族群审美习惯等诸多问题。 分析在考古学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中的价 目前,国内对陶器纹饰的研究主要集中 值与意义。 在彩陶,非彩陶纹饰的专门性研究很少,王仁 由于过去的报告对陶器纹饰报道比较简 湘先生关于中国史前纹饰区[1]和史前绳纹[2] 的 单,发表的拓片数量很少,而陶器线图不能完 王光远对左家山遗址陶器纹饰的类型学 讨论, 全真实客观的反映各类纹饰,尤其是纹样的 研究[3]等。 细微变化,必须依据实物材料进行分析。本文 成都平原史前文化陶器普遍装饰有精美 研究抽样的原则是:所抽样材料必须年代明 的纹饰。就宝墩文化而言,过去有学者仅从施 确、发掘单位层位关系清楚,所抽样材料年代 纹技术对其纹饰进行过研究[4] ,更多的是见于 跨度必须能代表成都平原目前已知的史前文 作者: 周丽,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2 化全过程。因此本文选择了如下几处近年发 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01年发掘的金沙遗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