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原住民华硕科教奖作品说明书
第四屆原住民 華碩科教獎作品說明書
作品名稱 :Lukus na yaki
團隊名稱:烏來國民中小學
組別:國中組
編號: YABIT2012010
指導老師:劉亞汶、蔡易儒、趙元均
參賽學生:宋偉成、葉瑢芳、楊語皓
~ 1 ~
作品名稱:作品名稱 :Lukus na yaki
作品名稱作品名稱 ::
摘要:摘要 :
摘要摘要 ::
從前泰雅族人會用九芎葉放入搗米器中搗碎,然後將其汁液與苧麻線攪拌均勻,再將攪
拌好的苧麻線放入水田的黑色泥沼中,浸泡一至二天後便染成黑色的線。另外,也利用鎚打
薯榔塊根所產生的汁液來染紅色的線。
本實驗以相同的材料,但以煮染的方式來染紅色線及黑色線,並比較兩種染材的性質,
實驗結果發現薯榔染的防霉及防水效果優於九芎染,但色澤保存則是九芎染優於薯榔染。
壹、壹 、研究動機研究動機::
壹壹 、、研究動機研究動機 ::
一、泰雅族的編織技藝為台灣原住民族之冠,而『黑色』、『紅色』則為泰雅族的傳統顏色(紅、
白、黑),為發揚泰雅染織的傳統文化及技藝而進行研究。
二、九芎及薯榔為烏來常見的植物,亦是植物染積極推廣的一環,植物染較化學染健康、安
全及自然。
三、以科學研究的角度來了解泰雅祖先的智慧,並學習泰雅祖先在大自然中就地取材,便可
製造出生活使用物品的能力。
貳、貳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貳貳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
一、以科學的角度詮釋泰雅祖先的智慧,並了解染織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變化。
二、比較九芎植物染與薯榔染的異同之處,並可將泰雅傳統染織技藝做為社區產業發展的基
礎。
三、學習泰雅傳統染織工序
苧麻的泰雅語稱為gkiy ,一年可收成3~4次,利用苧麻表皮的纖維捻製成線,再將苧
麻線染色後便可以用來織布。
泰雅傳統染織工序為:種植苧麻→剝皮→刮麻(用刮麻器去除苧麻皮表面的雜質,刮
麻後的纖維雖然較細卻已具有韌性不易被扯斷)→曬麻→上米漿→織麻(將曬乾的苧麻纖
維以扭轉方式接合,增加麻線的長度)→紡麻(將接合的苧麻線以紡錘扭轉,增加捻合的
程度,讓苧麻線的韌性增加)→上框架→精煉與漂白(以燒過的木灰加水形成鹼性溶液煮
二至三小時以進行漂白)→染色→整經→織布。
在泰雅族傳說中,泰雅女子必須具備織布技巧才能在臉上紋面,死後才能通過彩虹
橋,進入祖靈應許的安息地,由此可見織布對於泰雅女人一生的重要性。
~ 2 ~
染織工序教學 學生學習
(一) 種植苧麻
(二) 剝皮
(三) 刮麻
(四) 曬麻
(五)上米漿
(六) 織麻
~ 3 ~
(七)紡麻
(八)上框架
(九)精煉與漂
白
(十)染色
(十一)整經
(十二)織布
我們的作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