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参与健身中心之因果研究-朝阳科技大学.doc

顾客参与健身中心之因果研究-朝阳科技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顾客参与健身中心之因果研究-朝阳科技大学

從顧客面因素探討顧客參與價值之研究黃淑琴 陳姵君 朝陽科技大學企系暨研究所 摘要 對於忙碌且生活空間狹小的現代人,願意花錢上健身中心體驗服務的需求也大增,以獲取運動或休閒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討顧客參與健身消費之前因與後果,研究場域則設定在具有高度參與性質之健康休閒產業,以全國規模前四大之連鎖健身中心為探討對象。在公平理論的整體概念下,以引申出顧客參與的前因與後果,並參考相關學者現有量表進行驗證。本研究提出以消費者社會化、知覺控制、產品知識、顧客參與和顧客價值模型。本研究以400位健身中心會員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驗證本研究所建立的各項研究假說。結果顯示,消費者社會化與知覺控制對於顧客參與皆有顯著正向影響,產品知識對顧客參與呈現負向影響,其中,商店知識對顧客參與影響較高,而顧客條件價值受顧客參與影響較高。此外,顧客參與對顧客價值有顯著影響。在結論中,本研究對消費者社會化、知覺控制、產品知識與顧客參與提出行銷實務意涵與建議關鍵字:顧客價值、顧客參與、消費者社會化、健身中心。研究動機與目的2002)。然而,因消費者需求多元,健身中心帶給消費者的功能,已不再只是單純的健身規劃,更結合美容、社交、親子互動、休閒等功能,成為家庭化的全方位健身中心,同時,展開社區式連鎖化經營(吳奕慧,2002)。 Bitner, Faranda, Hubbert Zeithaml(1997)認為健身運動是屬於高度參與的消費活動。買賣雙方參與交易當中,分別扮演多重且不同的角色,消費者扮演兼職員工(Partial Employee)幫助企業生產成為參與者,又企圖滿足控制感,成為交易過程的主導者;一方面企業也視顧客為顧問、員工、促銷者(Bettencourt, 1997;Bowers, Martin Luker, 1990)。而以往探討消費者之所以涉及不同程度的參與行為,其原因甚多。 Mills, Chase Margulies(1983)指出顧客若有效學習與服務相關的行為,可增進企業的生產力。現今企業必須建立良好機制以利管理顧客,確保顧客的消費行為能夠對服務品質有所助益(Bowen Schneider, 1988),即為社會化的過程。過去在商業領域有關社會化的研究中,大多論及使新進員工行為能符合組織所要求。而顧客在服務接觸中,同時扮演生產者及消費者的角色(Bateson, 2000),甚至是兼職員工(Bateson, 1985; Larsson Bowen, 1989; Mills Morris, 1986)。但站在企業的角度,如何將「消費者社會化」(Customer Socialization),能夠讓消費者對組織有所知悉,對於自身在任務中的角色認清,與服務提供者達到有效參與,互利供需雙方的議題則略顯不足。 另外,Evans, Wedande, Ralston Hul(2001)主張應給予顧客更多參與服務的機會,讓顧客能感到對所預期的結果與發展發揮影響力,誘發顧客為了滿足掌控權而對服務有所貢獻,與企業為增進服務品質而共同努力。另外,消費者是否有能力配合組織共創,瞭解其在消費過程中所擔任的角色,或者渴望對環境能夠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必須依賴本身對此產品服務有所認知而產生的自信度(Park Lessig, 1981;Johnson Russo, 1984),以左右參與消費的程度。就健身中心而言,學員本身是否具有充分的知識,主動瞭解健身相關資訊的意願,能夠接受企業社會化過程,且知覺有控制服務傳遞、影響服務結果的自信心,扮演一稱職的共同生產者,也是本研究欲瞭解的參與前因之一。 然而,在過去文獻中發現參與行為與滿意度相聯結的研究,雖已受到長年廣泛的討論(Kelley, Donnelly Skinner, 1990),但從未以價值觀念作消費者犧牲面的權衡探討,若能以顧客價值取代滿意度,同時衡量得失之間取捨的觀點,探討真正驅動消費行為意圖的因素,將更有較佳的解釋效果(Woodruff, 1997)。縱使從未有相關文獻證明顧客透過參與能夠影響顧客價值,本研究乃依過去相關理論建立邏輯推論,試圖證明二者具有顯著的影響關係。 因此,本研究嘗試以消費者社會化、知覺控制(Perceived Control)與產品知識三項變數作為引發顧客參與的前因,幫助企業提供誘因及建立適當制度,刺激顧客參與得以節省成本換取更大利潤。而此總體觀念則來自於「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之引申,主要站在Oliver Swan(1989)所提出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投入與結果,為多重面向(multidimensional)的角度,強調買賣雙方合作共生,是由內心利己主義與期望報酬所驅動。因此,本研究然而表現在上這些變數為的重要前因與後果,其之間的關聯性為值得探討的問題。根據前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