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

120 ·临床交流· 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 何双八‘孙敬武李显光 治疗下鼻甲肥大,一直在探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2001 成;对伴有下鼻甲骨质增生的,需要再将下鼻甲骨骨折,以增大 年以来,我科行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 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空间。 告如下。 三、疗效判定。显效:下鼻甲大小、色泽恢复正常,通气功 能良好,停用减充血剂;好转:下鼻甲较术前减小,通气改善,偶 资料与方法 用减充血剂;无效:与治疗前相同,甚至加重。 一、一般资料 结 果 根据下鼻甲肥大是由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还是下鼻甲骨 骨质增生引起,我们采用2种方法,对于下鼻甲骨骨质增生的 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黏.骨膜下下鼻甲骨切除(简称方法1),对 于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的,采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组织 切除(简称方法2)。共计63例(109侧)中,男性38例(68侧),例,有效率达100%。术后未发现鼻腔粘连及萎缩性鼻炎。 女性25例(41侧),年龄15~64岁,病程2~20年;其中采用方 讨 论 法1:34例(57侧),方法2:29例(52侧)。全部病例均单侧或 双侧持续性鼻塞、流涕,部分伴有头痛。54例行下鼻甲非手术 下鼻甲肥大是引起鼻腔阻塞的常见原因,对于它的治疗还 治疗效果差,检查确诊均有下鼻甲骨质或黏膜肥厚增生而手 存在很多难题。传统治疗方法,如微波、冷冻、激光、射频以及 术。9例曾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内镜检查下鼻甲后端仍有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均存在着出血、结痂、粘连及萎缩性鼻炎 肥大。所有病例无鼻中隔偏曲等鼻腔解剖异常和鼻息肉、鼻腔 等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一旦黏膜被过度切除,骨质可能被 肿瘤等鼻腔疾患,用1%麻黄素收缩效果欠佳。 暴露并可能继发骨炎。下鼻甲手术的目的是减少黏膜下组织 二、方法 的体积,而不是要损伤黏膜上皮。下鼻甲的功能主要是对吸入 Innl 方法I:鼻内镜显像系统,直径4.0 00鼻内镜。1%丁卡 的空气调温、调湿和过滤以及具有免疫力,黏膜的过度损伤会 因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及1%利多卡因下鼻甲黏膜浸润麻醉后, 引起下鼻甲功能的丧失,造成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可引 沿下鼻甲整个游离缘由前向后用小圆刀垂直切开整个下鼻甲 起空鼻综合征怛j。我们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是去除下鼻甲增生 黏膜、黏膜下组织及骨膜,从切口处插入鼻中隔剥离子,沿黏一 的骨质和部分多余的黏膜下组织,第二种方法是去除肥厚的下 骨膜下向后逐渐剥离下鼻甲骨内、外侧骨膜,充分暴露肥大的 鼻甲黏膜下海绵体组织。二种方法均完整的保留了下鼻甲表 下鼻甲骨质,内镜下用咬骨钳咬除下鼻甲骨,后端勿残留。伴 面的黏膜,从而保留了下鼻甲黏膜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有黏膜肥厚者切除少许黏膜下组织,使黏膜变薄,也可沿切口 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是在直视下对下鼻甲黏膜下组织或 切除少许黏膜,但不能太多。将下鼻甲黏膜复原后测量下鼻甲 骨质予以去除,根据所需下鼻甲的体积进行整形,而不损伤下 与鼻中隔及鼻底的距离,一般使下鼻甲距鼻中隔及鼻底稍大于 鼻甲具有功能的表面黏膜,有利于鼻腔正常功能的恢复,提高 2~3rain左右为宜。下鼻甲后端肥大者仅在肥大部位手术,将 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对二种方法手术后随访时间有 两侧黏骨膜贴附在一起,不必缝合切口,予凡士林纱条直接填 限,远期疗效还不能肯定;对于下鼻甲后端显著增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