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谈日语敬语不可译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化视角谈日语敬语不可译性

从文化视角谈日语敬语的不可译性   【摘 要】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也涉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敬语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语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日本和中国使用敬语的文化存在差异,因此产生了不可译现象 【关键词】文化 敬语 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67-02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无法做到绝对对等。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形式,也就产生不可译现象。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本文选用日本近代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细雪》(上篇)作为研究蓝本。作品中出场人物身份各异,地位悬殊,会话集中,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日语敬语的特征。汉译本分别由周逸之(以下简称周译)、储元熹(储译)翻译。通过原著和汉译本的对比,原著中日语敬语表达共383处,汉译本中未译出的数量分别为储译303处,周译300处。可见日语敬语的不可译现象比例较高,不可译是日语敬语汉译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拟从文化视角针对日语敬语不可译现象做出较为合理的诠释 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为孤立语,语言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序比较固定。与日语相比显得更具有“非公式化”的特征 二 社会及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步入近代社会,迄今为止敬语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日本著名人类学家中根千枝先生指出,正是由于它(按照资历排列的等级制度)具有死板性和稳定性,纵式等级制度才成了控制日本社会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日本是遵从等级制度的国家,特别注意现实中的等级关系,总是细心地注意观察揣测对方的地位,交流时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日常生活用语及举止能充分体现不同角色的人的等级地位。正是这种等级制度制约着日本人的生活,因此日语敬语的使用频率并未下降。可见,社会演变对敬语影响不大,体现社会等级的敬语表达伴随日本人生活始终,经久不衰 袁晓凌认为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如受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等历史因素的影响,儒学教育体系的彻底崩溃,基于尊卑概念基础上的古代汉语敬语词汇体系受到剧烈震荡,原来丰富的敬语词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使用频率骤降,词汇数量急剧减少,至20世纪中叶前后,敬语词汇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基本上已在中国彻底瓦解 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人们为遵守规则而使用敬语。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提倡民主共和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人平等意识深入人心。儒家思想始终将“礼”作为核心,以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治世目标。长期以来,儒家的尊卑观念使得人们去使用敬语。但十年“文革”对被称为古典文化瑰宝的儒家学说进行否定,并对孔子进行了批判。儒家思想尊卑观念的淡薄是导致汉语敬语使用频率骤降的一个原因 随着社会及社会意识的变化,中国敬语使用频率骤然下降 请看以下例文 参考文献 [1]袁晓凌.浅谈中日文敬语的差异[J].日语知识,2003(6) [2]戴绍明.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3]〔日〕中根千枝.日本社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张吉.试论文化与语言的不可译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2(12) [5]谷崎润一郎.细雪[M].筑摩书房,1970 [6]周逸之译.细雪[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7]储元熹译.细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李锦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