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参考系 关键在细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取参考系 关键在细节.pdf

Vol.35No.501 物 理 教 学 探 讨 第 3 5 卷 总 第 501期 3.2017 . 36 .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2017 年第 3 期 ! K L I I m n I 巧 取 参 考 系 关 键 在 细 节 陈秋雄 汕头市金山中学,广东汕头515000 摘 要 :选择合适的参考系能将多物体相对运动转化为单物体运动,降低了运动过程的分析难度。然而,学生往往没 有准确解读题干中关于速度的描述,惯性地认为速度必须跟着参考系的转化而转化,导致答案时对时错。 关 键 词 :参 考 系 ;相对运动;追逐问题 中图分类号 :G 633.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1003-6148(2017)3-0036-2 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前必须选定一个参考系, 思维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假设在一辆匀速行驶 巧选参考系往往能够使问题变得容易处理。然 的火车上,我沿着火车行进的反方向走去,突然 而,巧的关键在细节,细节捕捉不准反而容易弄 帽子掉落在火车上,但我却没发觉继续前行,半 巧成拙。[1] 个小时后突然发现并回头去捡,经多长时间捡到 课堂上讲解如何巧妙选取参考系时,笔者给 呢?学生齐声回答#半小时。那我们应该可以把河 学生准备了这样一道例题:如图1所示,小明划 流当作是那辆火车,那么经多长时间捡到帽子 船逆流而上,突然帽子飞落河中,小明半小时后 呢?学生顿悟,并回答:半小时。整个过程,帽子随 才发觉并调转去捡,假设河水流速为5 km/h ,船 着河流一起向下运动1小时,于是追上时帽子距 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0 km/h ,问:小明经多长时间 落水点 5 km 。 追上帽子?追上时帽子距落水点多远? 然而,课后有同学仍感觉困惑,找来了另一 个相似的题目求答疑:如图2所示,有一列长400 m 10 km/h km/h 的队伍匀速前行,通讯员从队伍最后面小跑到最 前面跟指挥官汇报情况,之后又迅速返回,已知 图 1 划船逆流而上 队伍行进的速度是6 km/h ,通讯员的跑步速度是 此题中所有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使放 10 km/h ,忽略汇报所用时间,求通讯员往返所需 在初中考查都不超纲。然而,题中情景涉及的对 的时间。 10 象多、过程多,是典型的多物体多过程的题目,学 生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才能将不同物体在不同 10 km/h 6 km/h 过程的运动情况梳理清晰,建立正确的方程组再 图 2 通讯员从队伍最后向前跑 求解。如果选取河流作为参考系,处理起来就方便 此题同样设计了多个物体多个过程,如果以 多了。以河流作为参考系,就是认定河流是静止的, 行进的队伍为参考系,则认定队伍是静止的,题 就只有小船在运动,此题就简化为单物体多过程 目将简化为单物体多过程的问题。学生根据例题 的情景。由于小船相对河流往返的速度都是10 km/h ,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