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朗镇水稻生产中问题与`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勐朗镇水稻生产中问题与`措施

勐朗镇水稻生产中的问题及措施   [摘 要] 水稻是勐朗镇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本文全面阐述了勐朗镇水稻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根据勐朗镇的区位优势,提出了提高勐朗镇水稻单产增加稻谷产量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存在问题 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0-0025-01 1 基本情况 勐朗镇位于县境中部,北纬22°31′―22°41′08″,东经99°51′50″―99°59′06″,为县政府驻地镇;是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是连接临沧、西双版纳乃至缅甸北部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710 km?,属南亚热带山地气候,东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量足,光质好,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18.9h;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无霜期240―280d;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624mm。全镇辖4个社区13个村民委员会,249个村(居)民小组,2.69万户8.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7万人。有耕地面积6457 hm?,其中:有水田1246.8 hm?;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72 hm?,粮食产g 水稻是勐朗镇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2015年播种面积1039.7 hm?,占稻谷播种面积2211 hm?(含陆稻1171.2 hm?)的47%,占粮豆作物播种面积7272 hm?的14.3%;水稻产量5469221kg,占稻谷产量8189028kg(含陆稻2719807kg)的66.8%,占粮豆总产g的21.7%。近几年来,由于品种退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水稻单产的提高,水稻单产仅351kg,亩效益较低。因此,应用科技、依靠科技,提高水稻单产,确保粮食安全,对促进勐朗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影响水稻低产的因素 2.1 基础设施建设脆弱。一是长期以来,由于财政困难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不足,坝区主灌沟渠龙潭大沟失修严重,加之佛房河、东卡河管理不善,人为因素和环境污染,造成155.4 hm?早稻的生产用水得不到保障;二是近几年来随着澜沧县市镇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农田受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影响,先后被征用,造成稻田面积逐年减少;三是勐滨坝区的南边河受采沙业的影响,造成142.3 hm?水田在每年的育秧期(11月底至12月底)和移栽期(2月底至3月中旬)大田灌溉得不到保障;四是山区和半山区水田,大多数属雷响田(望天田),水利化发展程度极低,导致中稻生产用水得不到保障 2.2 品种更新滞后。农民种植的水稻品种较多,但大多数早熟产量低、品质差、品种老化。如汕优63、岗优12、岗优22等系列推广使用多年,虽受欢迎,但是抗病虫、抗倒伏等经济现状减弱,抗逆力下降,病虫害发生频繁,多年种植单一品种使得土壤肥力利用率降低,影响单产,高产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 2.3 壮秧率低。由于多数由于当地农民习惯用水育秧方式进行育秧,管理粗放,导致秧苗素质差,秧龄较长,分蘖较少,不能培育壮秧 2.4 群体结构不合理。基本苗数过多,每亩基本苗一般2.1―2.3万穴,影响通风透光,造成不能充分利用光能,无效分蘖增加 2.5 重氮轻磷缺钾。勐朗镇农民在水稻生产上,普遍重施氮肥,少施磷肥,不施钾肥,不注重利用农家肥,导致水稻贪青晚熟,易发生病虫,产量下降 2.6 不重视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当地农民不能在病虫害防治适宜期,及时有效地进行生物或施药,病虫害防治达不到早防早治的防治效果,造成减产损失 3 提高水稻单产的技术措施 水稻是勐朗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只有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来提高水稻的单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均口粮,从而达到农业增产、经济增效。根据勐朗镇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要提高水稻单产,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3.1 改善基础设施。管理好龙潭大沟、佛房河、东卡河及勐滨坝区内的南弄河的水利设施,并做好富本村、南甸村的蓄水坝,以便等雨季来临蓄足水源,方便灌溉水田用水。山区和半山区采取修建“五小”水利工程,做好蓄水灌溉利用 3.2 选择优良品种,发挥良种增产作用。目前水稻品种很多,适宜勐朗镇种植的一季杂交组合有宜香3003、宜香10号、内香8518、岗优725、Q优808等优质稻品种,特别是宜香3003品种,全生育期153d,苗期长势旺,分蘖力强,株型好,穗大粒重,转色好,易脱落耐寒性强。实验证明,在早稻种植区范围大面积推广种植上述品种是解决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3.3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抽穗期为避开遭遇高温、高湿、多雨等情况,根据秧龄、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