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坐着古代玉石人
坐着的古代玉石人 现在说“坐”,当然是简单又易行的事儿,因为桌椅板凳沙发都是现成的,但是在中国汉魏以前,古人没有这些可以依靠的“家伙什儿”,怎么办呢?只能“席地而坐”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曹宪说云:“……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跪与坐皆膝著于席,而跪耸其体,坐下其臀……若蹲,则足底着地,而下其臀,耸其膝曰蹲……若箕踞,则臀著席而伸其脚于前,是曰箕踞。”实际上这些姿势都属于古人“席地而坐”的范畴,而着地支撑点有双膝、或足底、或臀股之不同
玉人(图1),商代晚期,高7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圆雕,“臣”字形眼,大鼻小嘴。发辫盘旋于头顶,戴圆箍形冠以束发,冠前有卷筒状装饰。身穿交领衣,衣领低垂于胸,长袖至腕,衣下缘似及足踝,衣饰云纹、夔龙纹、蛇纹。腰部束菱形纹宽带。腰左侧佩一宽柄器,器的上端作卷云纹,下端弯曲呈蛇头形,脚着方鞋。此玉人正坐,双手抚膝,神态庄重,衣饰华丽,造型规整,宽柄器神秘而奇特,这可能就是商王武丁配偶妇好本人的雕像
石人图像(图2),商代晚期,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这是一件残缺了一半的白色大理石人像图。石人身饰窄衣袖、大宽领的短上衣,衣襟右衽,下垂膝部。衣领、袖口装饰花纹,腰带饰云雷纹、人字形纹。从侧面图像可以清楚看到石人以膝着地,手置膝上,直身,臀部贴住自己的后脚跟,这是古人正坐的标准姿势
从图1、图2我们看到,古人的“正坐”,是双腿并拢,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放在自己的后脚跟上, 直身,双手抚膝,这是一种比较放松的形态,也是最体面的一种坐姿
玉人(图3),商代晚期,高8.5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圆雕,圆脸,“臣”字形眼,短发,长眉,小嘴,高鼻。双阴线琢出衣上纹饰,长袖及腕,衣下缘似及小腿,胸部显兽面纹。玉人跪坐,头微低,双手抚膝,倾身注目,神情谨慎
玉人(图4),商代晚期,高5.6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圆雕,“臣”字形眼,宽额尖颌,小口塌鼻梁,双耳微靠上。头上留一圈短粗的头发,后脑有上下贯通孔,两腿间有深圆孔。穿长袖衣,高后领,衣下缘及臀部,身后饰云纹,脚着鞋。玉人跪坐,两臂内弯,双手抚膝,头微抬,眼睛大睁,神形拘束
图3、图4所示玉人,属于古人的“跪坐”。古人宴饮之时,都坐在“筵席”上,也叫“坐席”,即地上放一张大席,先铺的称“筵”,“筵”上再加铺略小的席,就坐入席,也即是“席地而坐”。古人登席前,先脱鞋袜,然后从下位入席,屈腿,双膝着地并拢,直腰,臀股与双足保持有一定距离,这叫“跪坐”,也称“危坐”,是正式场合中最恭敬的坐姿
古人“坐席”讲究“食坐尽前,虚坐尽后”。意思是宴饮时身体尽量往前坐一点,那样不会因为饮食而弄脏了坐席,是为“危坐”。其他时候身体尽量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是为“安坐”
《礼记古人“跪坐”与“正坐”之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玉人(图5),战国,高7.5厘米,河南洛阳市铜加工厂出土。玉人圆雕,突目,大耳,塌鼻,抿嘴,头上作圆髻,脸侧系冠带。身饰方格、三角和条带纹。玉人挺身提臀,跽坐状,双手置于腹前,神情肃穆,随时准备有所行动
玉人(图6),西汉,左高1.9厘米,宽0.7厘米;中高2厘米,宽1厘米;右高1.9厘米,宽0.8厘米,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三件玉人,均圆雕加阴线琢刻成型,挺身,拱手,跽坐,有上下贯穿孔。左件面形椭圆,阴刻五官、领襟;中件正面圆鼓,阴刻眉眼鼻嘴,双耳外竖,衣袖、裙裾、背面发冠、双腿及足,刻画周全;右件阴刻五官,脑后简单刻出垂髻和衣纹
图5、图6玉人表现的是古人的“跽坐”,即两膝着地,臀部离开后脚跟,挺身直腰,是准备起身,而膝尚在地上,也叫跪起。因为身体上挺,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加长了,故亦称“长跪”。“跽坐”与“跪坐”,同为两膝着地,提臀耸体,只是“跪坐”头手相应,系拜之形,似乎将拜而未拜的准备姿势,表示恭敬。而“跽坐”不是要拜,是跪而挺腰耸身,将要站立的准备姿势,事情紧急时,身躯自发的上抬直立,也可转成长跪,往往表示跽者受惊欲起将要有所作为的样子
《史记“范雎说秦王”:“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直到范雎与秦王交谈完毕,“范雎拜,秦王亦拜”。可见秦王首先是“跪坐”而恭问,待三问而非答,于是耸身“跽曰”,最后在问答结束才有互拜,于此便见出“跪坐”与“跽坐”之意义与区别
《史记存士卒十万,寡不敌众,刘邦只得硬着头皮去项王营中相见。项王摆下“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酒席间范增三次手举所佩玉?i示意项王杀掉刘邦,项王默然不应。范增便召项庄进帐舞剑,伺机刺杀刘邦,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幸亏刘邦有个“内线”,就是项王的叔父项伯,他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