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因素.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因素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社会文化不同引起的问题 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民族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许毫无恶意的言辞会使对方惊讶或愤怒;简单的一句话会使一方捧腹大笑而另一方却全然不知其幽默之所在。对于我们学英语的学生来说,虽然有相当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一定的知识面,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语言,常常不能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地表达思想,有效地进行交际。这源于他们对讲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了解不够 例1: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说:“你吃了吗?”“你去哪儿?”“你出去吗?” 尽管人们并不想知道你到底去什么地方。一位在中国工作的英国教师在学校礼堂看电影的路上遇到学生也去看电影。学生根据汉语习惯很有礼貌地说“Are you going to see the film?” 这位外籍教师觉得很奇怪,心想你明明知道我朝礼堂走是去看电影,为什么还问这样的问题?事后的评论是:What a stupid question! 例2:一位外籍教师因运动扭伤了脚,他拄着拐棍去上课。系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关心他,一见面就问:“你的脚好些了吗?你走路要当心啊!”每天都有几个人这样问候他,他对这样的关心方式很难接受,心里反而不高兴。最后他在黑板上写道:“Im ok. Please don’t ask me more.” 对此中国教师和学生都觉得莫名其妙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涉及的方面也很广。从以上例子已大致说明一个问题:学习英语不能不同时注意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 二、什么是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的含义很广。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文化(英语中大写的Culture),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另一类是普通文化(英语中小写的culture),即人类生活中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如风俗习惯、礼仪、禁忌、婚丧、庆典、节日等 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了解某一外语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这一点对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尤为重要。因为以希腊神话和基督教为两大组成部分的欧洲文化和影响了我们近三千年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相距甚远 比如“龙”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的帝王的象征,炎黄子孙都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但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龙”却是像鳄鱼类的陆生动物,能够喷烟吐火,是具有四足的凶残怪物。又如, 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美国人推崇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美国恋人以个人感情为中心,在公众场合互相亲昵,似乎除了他们的爱,一切均不存在。中国恋人一般避免在公众场合表达感情。他们担心:“别人会怎么说?”显然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要学好英语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习惯等。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普赖斯(J.B.Pride)在《社会语言学》一书的序言中讲的是很有道理的: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Li Ping. How old are you? I’m twenty. Where do you come from? I come from Beijing. * * * * * *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the library. 这类对话大致都是“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除在医院,警察局这类地方,很少有人一连串地问这类问题。英美人对于Where are you going? 在心理上的反映是:Why do you ask? 甚或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教材中对于这类文化、心理上的差异几乎没有讲解,再加之学生机械模仿,学了什么用什么,对语言学习中的浅滩暗礁心中全然无数 任何一个社会集团的成员所必须掌握的东西能比他的语言的正规的或结构的特点多得多;他必须习得有关他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的知识,也就是社会加在人们举止行为上的约束,包括对言语行为的制约 三、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社会文化因素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对社会文化因素是重视不够的。顾嘉祖曾指出:“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外语的文化因素,特别是交际文化,在很长时间内未得到应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