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与`与科技转化创新模式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普与`与科技转化创新模式探索

科学普及与科技转化的创新模式探索   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我们在小的时候,大人们摸着小孩的头问: “小朋友,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想当科学家。”然而,在当前科技发达的21世纪,当我们摸摸小孩的头问他长大了想当什么的时候,大多数孩子的回答是:“想当明星。”当我在学校讲课时,在PPT上放10位国内外文体明星的照片,绝大多数同学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每个人的名字;然而换成10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照片时,却很少有人能正确说出一半以上人的名字 创新创业的初衷 为什么大家认识明星而不认识科学家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文化、经济、社会等因素,但感觉有个最简单明了的答案,是因为明星更加接地气,更加接近人们日常生活。“让科学家接地气”是我创业的初衷 教授和院士从当学生到当老师,一直在象牙塔里。他们有很多科研成果,却被束之高阁,藏于图书馆,除了供研究生学习之外,少有人问津。高校有很多科研成果尚未应用于实际产品中,产学研用没有真正结合起来。如何让科学家接地气?以“科技转化、科学普及”为切入点,把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日常生活,让人们了解科技创新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故事,这样是否就能让更多的人认识科学家了呢? 为此,我们成立了北京格分维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SMART(Solution Marketing Academic Research Technology)创新团队,旨在基于团队多年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面的研究积累,推进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并提出研发“人工智能机器人+”平台,旨在降低机器人的研发门槛,为机器人的定制开发、快速普及、应用发展提供基础 格分维公司的创业团队早在2000年时就开始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我读书期间,学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老师和研究生每年都参加机器人大赛,并且在国内外比赛中获了不少奖。我们团队的部分老师专门做人工智能基础算法和逻辑推理研究,部分老师专门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研究 2009年7月,时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钟义信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根据以往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当前信息化发展趋势,可以预测在5年之后,智能科学与技术将有大量需求,人工智能将出现另一波发展高峰,建议中国要及早准备,以免核心技术掌握太少,缺乏高科技的领先产品。” 在此次访谈之后,北京格分维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28日在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注册成立,定位做“人工智能基础算法、逻辑推理、机器人”,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根据需要研发“智能家居、科技餐厅、智慧医疗”相关系统。公司成立时就提出了研发中国自主产权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提供软件算法模块和硬件机械模块,为今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基础。公司曾组织多位老师召开项目论证会,结论是中国有必要研发这样的一个平台 SMART产学研用探索 为了能够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继续研发人工智能平台,经过多次讨论,公司于2013年4月提出组建SMART创新团队,目的在于打通“产学研用”各个环节,为科技产业化提供新路径和新方法 目前SMART团队聚集了英国桑德兰大学的大数据专家彭永红、浙江大学的自动化专家孟?F、北京格分维公司总经理陈志成、北京大学软件学院蒋严冰、原海军总医院冀振华、西北工业大学毛明毅、北京工业大学付利华和华北电力大学鲁斌等。每位老师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背后都有强大的科研团队、研究生资源和开发实现能力作为支撑。目前公司具有一支由专家教授、技术骨干、开发精兵、市场专员组成的勇于创新、敢想敢做的团队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转化和科学普及,SMART团队作为发起成员,自2013年筹备并于2015年成立了中华科学艺术创新联盟。中华科学艺术创新联盟把科学和艺术连接起来,促进相关领域的资源整合与项目合作,构建科学与艺术协调发展的创新平台。联盟常设机构包括:指导委员会、理事会、秘书处、4个专业委员会(国际智能创新研究院、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艺术专业委员会、文化传媒专业委员会)、4个工作委员会(科普创新工作委员会、科技产业化工作委员会、创新人才工作委员会、创新基金工作委员会)。联盟所开展的工作在促进跨领域合作、科学普及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正在发挥引领性的示范作用 人工智能机器人+ 创新示范项目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及各行业对机器人需求的增加,机器人开发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四大痛点:第一,机器人领域专业性强、门槛高、 开发周期长;第二,机器人软硬件没有标准化,适配性差;第三,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单独设计、一次性开发,导致工作重复,浪费时间和资源;第四,当前机器人开发重硬轻软,低层次重复 对此,我们提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