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红二十五军长征中传`奇经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二十五军长征中传`奇经历

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的传奇经历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全国4支长征队伍中(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二十五军),有2支队伍与安徽金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支是红四方面军,发源于金寨;一支是红二十五军,直接诞生于金寨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全国第二将军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 今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时,深情感慨道:“一寸山河一寸血,一?g热土一?g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进一步加快老区脱贫攻坚步伐,切实为小康金寨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不竭的动力源泉,本刊特编辑了一组有关“金寨与长征”的文章,以飨读者 提起长征,人们往往注重的只是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长征队伍,那就是诞生于安徽金寨的红二十五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1年建立于金寨县麻埠镇,原属红四方面军编制。1932年10月,其七十三、七十四师随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转移。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以其留下的七十五师和皖西部分红军为基础,重建了红二十五军。蒋介石闻讯后集中重兵对鄂豫皖苏区进行连续的“清乡”“清剿”和“围剿”。红二十五军随即投入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召开常委会,讨论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问题,最后决定红二十五军向平汉铁路以西的桐柏山区和伏牛山区转移。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共2900余人,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5月,经过蔡玉窑、文公岭、荆紫关、袁家沟口等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两次“围剿”,建立了鄂豫陕苏区,部队发展到3700余人 1935年8月3日,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攻占两当县城。随即北上,11日北渡渭河,进占秦安,威逼静宁,切断了西(安)兰(州)公路交通。17日攻占隆德,尔后翻越六盘山,向东挺进。21日,在泾川县的四坡村与拦截之国民党军1个团激战,将其全歼。战斗中,政治委员吴焕先牺牲。9月15日到达陕甘苏区的永坪镇,次日同西北红军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军会师,结束长征 1935年8月18日,红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红二十五军改编为第七十五师。毛泽东曾称赞红二十五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出师北上 1934年深秋,美丽的大别山地区陷入深深的苦难之中。由于10多万国民党军队在这里“围剿”红军,破坏人民政权,很多地方成了庐舍成墟、田园荒芜的无人区。坚持大别山武装斗争的红二十五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领导下,虽然不断打击敌人,终因兵力不足,武器弹药缺乏,供给困难,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苏区形势。入秋以后,敌人又根据蒋介石“限3个月内全部剿清大别山红军”的命令,实行碉堡封锁政策,在交通要道和重要隘口建立碉堡,派重兵把守,以防红军游击,并扣押一切运往苏区的军需民食物品。红军衣食无着,眼看已下过几场大霜了,很多红军战士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吃粮更是困难,一日三餐,大部分靠野菜充饥! 党中央十分关心鄂豫皖苏区红军的艰难处境。8月的一天,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派特使程子华来大别山,向中共鄂豫皖省委传达指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日益缩小,人力、物力都难以补充,苏区红军主力必须离开根据地,建立新苏区,谋求新发展。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这一指示,决定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向平汉路以西鄂豫边区的桐柏山、伏牛山区进军,留下一部分武装、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三十三军曾一度组建,后并入红二十五军)坚持武装斗争。为了出师有名,宣传抗日救亡,红二十五军对外番号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并发表了宣言 佯攻借道 蒋介石得知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北上,急令在鄂豫皖苏区“围剿”的国民党一一五师和5支“追剿”队共20个团的兵力跟踪追击;令驻河南的庞炳勋四十军、湖北省的肖之楚四十四师共18个团的兵力迎头堵击,企图趁红二十五军孤军远行之际,将其包围全歼 红二十五军11月16日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飞速向北疾驰,一昼夜行程100余公里,在信阳的柳林和双河之间越过平汉铁路,进入桐柏山区。中共鄂豫皖省委立即和地方党组织――中共鄂豫陕边区特委接上了关系 根据特委书记张星江介绍的情况,省委认为:这里离武汉很近,离大别山也不远,回旋余地小,四周敌人密集,难以立足,更谈不上发展。省委考虑再三,决定继续北上,向河南西部的伏牛山挺进。为了麻痹敌人,部队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先由副军长徐海东率二二三团向枣阳县城佯攻,形成进攻武汉势态,以调动敌人。敌人果然中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