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纯真年代》中讽刺艺术
论《纯真年代》中的讽刺艺术 《纯真年代》是美国作家伊迪丝1921年作者凭借该作品获得了普利茨小说奖。《纯真年代》讲述了19世纪晚期发生在纽约的一个爱情悲剧。小说运用了高超的讽刺技巧,深刻揭示了纽约上流社会的虚伪以及传统习俗对人性的压迫。《纯真年代》的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华顿运用讽刺艺术手法揭示了纽约上流社会的虚伪以及传统习俗对人性的压迫。她隽永的语言、细密的文笔和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这部小说成为一部引人入胜、意蕴深刻的艺术精品。本文从小说的题目、人物的命运及讽刺语言的运用三方面分析小说的讽刺艺术
一、小说题目的讽刺意味
作者把小说题目定为“纯真年代”,本身就是一种讽刺。从表面上看,那个时代的纽约上流社会纯洁而优雅,人们也把“纯洁”作为最重要的美德,然而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极其虚伪。传统习俗牢固地约束着人们的生活,穿衣打扮、言行举止都要得体,晚餐后什么时间出门访客,听歌剧什么时间到场,甚至女士从巴黎定做的时装要放多久才能穿都有一定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创造出一种表面上的和谐优美,却把人们的生活引向繁琐和平庸,禁锢着人们的心灵。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尤为严重。女性被要求必须是温柔、美丽、善良和纯洁的,女性不能有自我追求,只能做男人的附庸。社会上明明存在着肮脏难堪的事情,人们却选择视而不见,假装无知。暴发户朱利叶斯“举止”问题上是纽约的最高权威,他总是极力宣讲忠诚于婚姻的重要性,然而人人都知道他在婚姻之外有数不清的风流韵事。似乎只要维持表面上的婚姻幸福,做出“忠诚”的样子就是美德。这样的年代并非真的“纯真”,作者用这个词汇讽刺了当时的人们道德之虚伪,生活之庸俗
二、人物命运的讽刺性
小说的主人公纽兰他一开始对埃伦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感到吃惊和不满,随后却不由自主地被埃伦独特的个性所吸引。埃伦代表着热情、艺术和神秘,那是纽兰所向往的东西。当时纽兰已经和埃伦的表妹梅“纽约社交界是个很小的天地。而且,不管表面现象如何,它被少数――思想守旧的人统治着”,“个人几乎总是要成为所谓集体利益的牺牲品;人们对维系家庭的任何常规都抱着不放”。就这样,在纽兰的劝说下,埃伦为了家族体面,放弃了个人的自由,不再谋求与远在欧洲的恶棍般的丈夫离婚。而当纽兰不可遏制地爱上了埃伦,想要跟艾伦远走高飞时,埃伦以同样的理由(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伤害家庭)拒绝了纽兰
纽兰自视甚高,“在智力与艺术方面,纽兰”。而事实上他非常天真,经常被蒙在鼓里,不知道他的妻子及其家人针对埃伦所做出的各种安排。他一直认为梅是个纯洁善良、头脑简单的女人,自己会是梅精神世界的导师。可是梅单纯的表象之下有一颗工于心计的心,她完全看透了纽兰和埃伦的暧昧关系,却一直不露声色,最后以自己并不确定的怀孕消息逼走了埃伦
纽兰曾经“尽力在总体上跟上形势”。在道德方面,他也曾发表过大胆和进步的观点,“女人应当有自由――跟我们一样的自由”。然而,他的行为跟不上他思想和语言,面对现实的压力,他不断退缩,终究被社会陈规牢牢地束缚。三十年过去了,纽兰成为人们眼中的好丈夫、好公民,过着他年轻时曾经担心和不屑的平庸生活。在小说结尾处,纽兰的妻子已经去世,他有机会再次和埃伦在一起,但他却不肯与埃伦见面,因为他已经“被习惯、回忆以及对新事物的惊惧紧紧束缚住了”,他向儿子承认自己“过时了”。纽兰一生的命运充满了讽刺性,小说以此揭示出传统的道德标准对个人自由的压抑和对个体命运的毁灭性影响
埃伦在欧洲受够了丈夫的恶劣行为,回到美国寻找亲人的支持,以为“这方亲切的故土就是天堂”,并且相信“要求个人自由符合美国的思想”。然而,在纽约她却受到人们的非议和排斥,整个家族都反对她离婚,尤其是在她的丈夫提出优厚的条件让她回欧洲时,连疼爱她的祖母明戈特太太都减少了对她的经济资助,逼她离开美国。在”伪纯真”的纽约上流社会中,埃伦被视为伤风败俗、放荡不羁的人,但埃伦才是真正单纯善良的女人。她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最终不得不重回欧洲。小说通过埃伦的命运深刻地讽刺了纽约上流社会的虚伪
三、讽刺语言的运用
作为语言大师,华顿在小说中大量使用了比喻、夸张、意象、象征等手段,使这部作品充满了幽默和讽刺的效果。老纽约的上流社会被比作一个“滑溜溜的小金字塔,人们很难在上面开凿裂缝,找到立足点”。老纽约的习俗被比作原始部落的各种仪式,它的规则“就与几千年前让他祖先对命运产生莫名恐惧的图腾的重要性一样”。范德卢顿太太是上流社会中处在金字塔尖的贵族人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面容二十年都不曾改变,“仿佛她一直被可怕地保存在一个没有空气的完美实体之中,就像那些被冷冻在冰川中的尸体,好多年还保持着虽生犹死的红润”。这些讽刺性的语言形象地揭示出旧传统的腐朽和强大的影响力
小说第21章以灯塔象征埃伦――坚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SY235C9I2KS维护保养手册.pdf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陶瓷原料及配方基础.ppt VIP
-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课件.pptx VIP
-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docx VIP
- 2023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试卷(练习题库).docx VIP
- IEC 60840-2004 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中文).pdf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混凝土混凝土.ppt VIP
- 沈萍微生物课件第3章b.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