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着驴车去喀什(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赶着驴车去喀什(下)

赶着驴车去喀什(下)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相比儿歌里的小毛驴,我的Pierre可就没那么逍遥,亦没那么自在了。在以缓慢的速度走到巴伦台镇,穿过巴音布鲁克大草原,随即又翻越铁力买堤达后:在我和我的Pierre虽跋山涉水、历经磨难但行进里数也仅有500公里后,我身上摔的又岂是一身泥呢? 库车里“驴来驴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距离终点喀什依然相隔甚远。而在前往库车的途中,因遭遇暴风雪,我与Pierre均被困于迷茫的风雪之中,幸好得到修路工人的照顾,才得已暂时脱险。休整一天后我和Pierre继续出发,一个星期后抵达库车。库车除了是古龟兹国的所在地之外,还是有名的毛驴大县。根据统计,在最高峰时期,库车的毛驴与人口统计比例为1:4,即平均每四个人就拥有一头毛驴,这里可算是毛驴的圣地,那么现在Pierre算是来朝拜吗? 到底库车乡间的人民为什么还要坚持用四只蹄的毛驴出行,而不换成拖拉机或电动三轮车?且毛驴在田里还要犁地,它们既没有比马跑得快,又不如牛的力气大,当然也不可能比拖拉机负重得多,但在库车的田野间却仍以毛驴来拉动百姓乡民的生活。我想我也是一个赶驴车的人,或许多少都可以感受到个中的优点。回想起来,当Pierre跑动的时候,驴车上下颠簸,没有那种会把人抛起来的剧烈摇晃感,而是会让车上的人像婴儿躺在小吊床上一样,晃晃悠悠地在暖阳下吹着轻风打个盹。而这个时候,也不用担心小毛驴会走偏,Pierre十分聪明,自己便懂得靠路边走,完全用不着我操心。 除此之外,我发现南疆的维吾尔族人的生活确实离不开毛驴,若以汉族的眼光去看维吾尔族人的生肖,他们肯定是属驴的。驴奶的营养成分与人奶极为相似,所以在纯朴的乡间曾有老乡以驴奶育婴,实属平常事。 年轻的小巴郎(男孩)和小克孜(女孩)争相骑到毛驴的背上取乐,成了他们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转眼间,小孩们个个茁壮成长,男的牛高马大,女的亭亭玉立,且两小无猜,一经钟意,父母便登门提亲,小伙子在吹鼓小乐队的伴奏下,坐着挂彩的驴车,迎接在娘家等待的妻子,待阿訇(伊斯兰教神职人员)主持仪式过后,结为夫妇。接着又取下驴车上的挂彩,载上自家田里收割得来的农作物和两只小羊,夫妇俩一起赶巴扎去。晃眼十年,家族里的老成员终于等到真主召唤,阿訇总是忙忙碌碌的,又前来念经,替埋体净过身,裹上白布之后,放到埋体匣子里,便搁在驴车上,运到肃然的麻扎(穆斯林的墓园),走向人生最后一段路程,最后老成员头向阿拉,终于入土为安。维吾尔族人一生“驴来驴去”,但小毛驴却从来没有问过人们“为什么”,只留下它天真而悠长的嘶鸣声。 我和Pierre的衣食住行 在一日复一日的路途中,其实都有一个小规律,我差不多每天都会在9点前爬出睡袋,赶路到中午1点前,尽量找一个有水有草的地方让我们休息两个小时。如果在路上找到Pierre平时喜欢吃的植物,我会割一些塞进麻袋里,接着继续前行,走到黄昏的时候,便开始找寻足够隐蔽,水草丰足的扎营点。 停下来扎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喂Pierre吃饲料,Pierre除了吃地上的青草之外(如果有的话),主要还会吃它最爱的胡萝卜,其次是苞谷(用作补充能量),还有干草(它的主食)。每次我们走到城里的时候都会大量补给,起码买10公斤,刚巧这段时间是农作物收获期,老乡们通常都会把玉米杆和苜蓿放在门前晒干,经过维吾尔族的田舍时,慷慨的维吾尔族村民都会给我一些玉米杆和苜蓿(牧民常用的牧草,收割后可阴干保存,维吾尔族人多放在屋顶阴干),让Pie rre在路上吃,现在的Pierre不可与昔日吃垃圾的小毛驴同日而语了。虽然比起其他毛驴,Pierre貌似还是瘦削一些,但事实上一样的精神抖擞,而且步步有力,这一部分的功劳还得归属于老乡们的无私帮助。 Pierre一天约劳动6个多小时,如果以工作时间来计算的话,这应该算是重役吧?但我不会一直赶它,从来都是让他随性而行。相比老乡的毛驴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它们要拉上大量的农作物,有时载货量多得不可思议,我根本无法想象老乡们怎么可以将如此大量的货物放到驴车上,而且又能达到平衡。 途中为了方便,在白天我只会吃馕饼、铁蛋和香肠当早午餐。到了晚上,我便会点起汽油炉,煮一锅拌有白菜和鸡腿的方便面,如果还觉得不够饱肚的话,再把馕饼泡进面汤里接着吃。虽然食材没有变化,配搭单调,但仍另有一番特别滋味。吃食方面,驴子消化能力强,特别在重役过后。毛驴平均一天要吃4顿,所以Pierre很快便会觉得肚子饿,晚上或凌晨时间会用屁股对着我的帐篷,有时甚至会用一只蹄踩着帐篷的边缘,倒也从来不会多踩进去,我想这可能是一种抗争吧。当了解它的需求之后,我每天凌晨4点钟都会忍受寒冷爬出睡袋,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