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洋画师郎世宁与他的中国帝后像(图).doc

[清]西洋画师郎世宁与他的中国帝后像(图).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洋画师郎世宁和他的中国帝后像 作者:hubao.an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官至三品,还侍候了康、雍、乾三朝皇帝……   毫无疑问,郎世宁,这位在中国度过了半个世纪传奇人生的意大利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无可忽视的一笔:他将西洋绘画的透视学、解剖学等带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审美相结合,开创了中西融合的新画风。民国时期,康有为曾经说,郎世宁是最早开创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画家。    但是,如果你仅从美术史或作品艺术性的角度去看待郎世宁和他的作品,就似乎有些狭隘,甚至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在没有影像的年代,他用画笔记录了珍贵的清代史实,从重大历史事件到人物肖像。他本人更是一个中外交流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中国版“蒙娜丽莎”   12月11日,一幅罕见的、出自清朝宫廷画师郎世宁之手的油画作品《纯惠皇贵妃半身朝服像》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品会上亮相。   “这幅《纯惠皇贵妃半身朝服像》绘于乾隆初年,距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存世最早的油画作品之一,被称为中国版的‘蒙娜丽莎’。”北京翰海油画与雕塑部主管柴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幅作品应该算得上是中国油画拍卖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据柴宁介绍,郎世宁的作品存世极少,中国书画著录书《石渠宝笈》中所记录的郎世宁作品仅四五十件,而且他特殊的宫廷画师身份也使得其作品极少流入民间,目前多为国内外著名大博物馆收藏。“郎世宁的作品大多收藏在各大博物馆,《纯惠皇贵妃半身朝服像》是存于民间的、唯一没有争议的郎世宁油画作品。”他说。   罕见也使得郎世宁作品的市场价位一直比较高。“在民国时期,郎世宁作品的价格就可以媲美宋代古画,而他的油画作品就更为罕见。”柴宁说。   2000年,郎世宁的一幅写生画《苹野鸣秋》拍出了1764.5万港元;2005年5月,其《秋林群鹿图》以2149.68万元人民币成交;2008年10月,在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上,郎世宁的《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最终以1.44亿元人民币落槌。   但是,这几幅作品都不是郎世宁最具代表性、最为人称道的肖像画。“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纯惠皇贵妃半身朝服像》)是迄今为止,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一幅郎世宁作品。”柴宁说。   乾隆皇帝一生册封了三位皇后、五位皇贵妃和五位贵妃,另外还有妃嫔各六位以及十二位贵人。这幅《纯惠皇贵妃半身朝服像》中的纯惠皇贵妃苏氏(1713-1760),亦称苏佳氏,是康熙朝两江巡抚苏康恒孙辈苏召南的女儿,在乾隆尚未登基仍是宝亲王的时候,她就已经是他的妻妾。   不少研究清史的人认为,纯惠是乾隆非常宠爱的妃子,也算是乾隆后宫嫔妃中容貌比较美的一个。纯惠的出身并不算好,她是汉族女子,父亲也不是高官,但最终能够位列皇贵妃,而且乾隆也把她的陵墓修建得极为豪华,可见她在乾隆心目中的位置。   除了这幅纯惠皇贵妃的画像,郎世宁还创作过多幅清代帝后的肖像,包括《乾隆皇帝半身像》屏(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收藏)、《孝贤皇后半身朝服像》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慧贤皇贵妃半身朝服像》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嘉妃半身朝服像》屏(法国多勒美术馆收藏)、《婉嫔半身朝服像》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等西洋画师第一人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年生在意大利的北部城市米兰。童年时代,郎世宁就已经表现出对绘画的极大兴趣,后来,他在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工作室接受严格的绘画训练。   19岁时,郎世宁正式加入基督教会。后来,郎世宁结识了一位从远东回到意大利的传教士,听了他对东方文明古国的神奇描述,郎世宁不禁心向往之,于是便向教会表达了自己有志去遥远中国传教的愿望。   1715年,郎世宁与几个教友结伴到达当时已经被葡萄牙占领的中国澳门,康熙皇帝得知来了一位“洋画家”,感到新奇,于是诏令郎世宁北上进京。这时的郎世宁一定想不到,他由此开始在遥远东方最神秘的紫禁城中,度过了他的后半生。   郎世宁到北京的初衷其实是传播基督教,但是康熙很快就下令全国禁教,不准臣民皈依外教、不准从事外国传教士宗教活动,于是,郎世宁只能安分地完成自己宫廷画师的工作。不过,郎世宁并没有忘记宗教职责,特别是乾隆年间,深得乾隆赏识的他,曾利用自己在宫廷里的微妙地位,几次请求乾隆释放那些原本要被处死的传教士。   在郎世宁长达数十年的清宫画家生涯中,他创作了包括纪实绘画、人物肖像、花鸟静物等多种题材的作品。他还将西洋绘画的透视学、解剖学等带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审美相结合,极大地影响了清中晚期的绘画,开创了中西融合的新画风,被称为“西洋画师第一人”。   另外,郎世宁还曾主持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非常著名的圆明园十二兽首铜像也出自郎世宁的设计。当时,乾隆皇帝想在圆明园建一处水法(即喷泉),原本郎世宁想要建造西方特色的裸女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