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凡氏综合征CT诊断
马凡氏综合征的CT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马凡氏综合征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马凡氏综合征的影像学资料和病例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表现为升主动脉根部动脉瘤,其中7例合并主动脉夹层,9例均表现为脊柱侧弯畸形,6例合并骶管囊性占位。结论 马凡氏综合征具有比较典型的体格特征和影像表现,综合分析不难做出诊断,并可以为临床提供手术依据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CT;血管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rfan syndrome syndrome CT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tic method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9 cases imaging data and clinical data of the image of Marfan syndrome. Results 9 patients showed for ascending aortic root aneurysms, of which 7 case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9 cases showed scoliosis deformity, 6 cases combined with caudal cystic space occupying. Conclusion Marfan syndrome with typica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aging finding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s not difficult to make a diagnosis, and can be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surgery.
Key words:Marfan syndrome; CT; Vascular
马凡氏综合征(Mafan’s Syndrome,M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疾病[1],主要累及骨骼、心血管和眼,主要表现为身材修长,四肢细长,肌张力低,胸闷、胸痛、脉压差增大,晶状体脱位,高度近视,视网膜剥离等症状和体征。因马凡氏综合征致命因素是累及心血管系统,尤以主动脉夹层多见,所以我院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多以胸痛怀疑主动脉夹层而急诊入院,均行CT血管造影检查。现对我院近5年来临床诊断为马凡氏综合征的9例患者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9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41.4岁;有7例以胸痛入院,1例因阑尾炎而发现双上肢脉压差不等行主动脉造影得以发现,1例因高度近视、四肢修长,临床医生有所怀疑而行血管造影得以证实。骨骼系统异常有5例,表现为脊柱侧弯,四肢修长,身高最高者在脊柱侧弯情况下已达到193 cm;心血管系统异常有7例,表现为升主动脉根部动脉瘤,心脏增大,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双上肢脉压差不等,主动脉夹层;眼部异常2例,表现为高度近视,白内障。9例均采用GE Lightspeed VCT机器扫描,显示层厚5 mm,重建层厚0.625~1.25 mm,螺距1.375∶1,造影剂采用优维显370,用量100 ml,注射速度4.0~5.0 ml/s,扫描范围从胸口入口水平到主动脉分叉下方,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进行后处理,结果9例均表现为升主动脉根部动脉瘤,升主动脉最大径52~86 mm,平均63 mm,7例合并主动脉夹层,DeBakey I型6例,II型1例;9例均可见脊柱侧弯,同时发现6例有骶管囊性占位
2 讨论
2.1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公认的马凡氏综合征是由人类第15号染色体上的FBN1基因(编码原纤维蛋白基因)[2]突变所导致的疾病。累及心血管系统引起主动脉中膜弹力纤维断裂、结构破坏和粘液变性,使得主动脉壁变薄,再加上血液动力学的作用,继而出现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由于主动脉压力增高,导致主动脉瓣环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返流,从而引起左心室舒张期容量增大、负荷过重,心腔扩大,心肌肥厚,进而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扩大,最后左心功能不全,肺静脉扩张,肺淤血,随着病程进展,继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全心增大,但是往往还没发展到此阶段,患者就因突发心血管疾病而去世,所以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平均寿命都不长,笔者搜集的病例平均寿命就只有41.4岁。虽然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是因为本病是基因突变所致,所以不是所有病例都有家族史,文献报道有至少四分之一患者没有家族史[3],笔者搜集的病例中就有4例没有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