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的”与“地”“得”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分别用于连接
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中心语(述语)和补语。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
“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在书面语中却有不同的词形,分别以“的”“地”“得”
表示,但是又不尽然。因此,在书面语中,就有这三个词的词形的区别和选用的
问题。
一、辞书对“的”“地”“得”的不同处理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汉语大词典》
对这三个词的词形的处理大体一致,三者之中“地”“得”不能同“的”,即“的”
不能写作“地”“得”;而“的”能否同“地”“得”,即“地”“得”是否能写作
“的”,这些词典对此则有分歧。
(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辞海》——“的”不兼表“地”或“得”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严格区分三者的用法,各司其“职”,并特别指出助词
三
“得”的全部义项,“现在都不能写作‘的’”。《辞海》“的○
(de)”字头释
义:……②作语助。用于句中,表示修饰或领属。如:红的花,我的书。……④
通“得”。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怎生就住不的山,坐不的关,烧不的药,
炼不的丹?”此释义虽说“的”(de)通“得”,但举的却是元代白话而无现代
汉语的例子,因此在实际上不主张“的”(de)兼表“地”“得”的。
(二)《新华词典》——“的”兼表 “地”,而不兼表“得”
《新华词典》“的”(de)字头释义:……5.同“地(de)”。
(三)《现代汉语词典》——“的”兼表“得”,而不兼表“地”
2
《现代汉语词典》“的”(·de)字头释义:同“得”(·de)② ③。“得”(·de)
② ③
字头释义:……②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拿~动|办~到|回~来|过~
……②
去。③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跑~喘不过气来|
③
写~非常好|天气热~很。
(四)《汉语大词典》——“的”可兼表“地”“得”
2
“的 ”(de)字头释义:……③构成“的”字词组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用同
③
“地(de)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章:“赵雄礼貌的和剑平握手,客气
一番。”④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用同“得(de)”。……孙犁《白洋淀纪
④
事·小胜儿》“在五月麦黄的日子,冀中平原上,打的天昏地暗,打的树木脱落
枝叶,道沟里鲜血滴滴。”
二、“的”“地”“得”的词形演变
这三个结构助词源于近代白话,但它们的词形过去并不固定。从《汉语大词
典》的语言材料中(见本文附录)我们可以看到:
(一)现在作为定语标志的“的”,曾可用“底”“得”。其中的“底”本可用
于修饰关系和领属关系,用法同“的”;但在五四时期至30年代缩小了应用范围,
专用于领属关系,如“我底母亲”,“作家底感情”。现在的定语标志已不再用
“底”“得”,而专用“的”这一词形。
现代汉语有时也用文言的结构助词“之”。它往往用在双音的定语和单音的
中心语之间,如“光荣之家”“前进之路”。要是把“之”改为“的”,得说成
“光荣的家庭”“前进的道路”,才来得顺口。理论文章为了把思想表达得精密
需要连用几个“的”字,有时就夹用一个“之”字来分清层次。例如:“实践的
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但“之”与“底”“得”不
同,“之”是与“的”的用法相近的另一个词,而“底”“得”则可视为作为定语
标志的“的”一词的不同写法。
(二)现在作为状语标志的“地”,曾可用“的”“底”。其中“的”的这种用
法一直沿用至今,但现在一般用“地”这一词形。
(三)现在作为补语标志的“得”,曾可用“的”。“的”的这种用法一直沿用
下来,但现在一般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建筑考试试题.docx VIP
- 2025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docx VIP
- 一种用于逆变器的电磁暂态建模方法.pdf VIP
- 《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教学课件—第4章新媒体营销案例实战02案例分析之模拟直播.pptx VIP
-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ppt VIP
-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反思和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重点备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GB28050 -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