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补益剂;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分类; 1.辨别虚实真假。
2.虚证不受补者,适当配伍健脾和胃,理气消导之品,以资运化,使之补而不滞。;第一节 补气;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运化乏力
脾胃气虚;人参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益气健脾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 白术 茯苓 ; 砂仁6g;桔梗的配伍意义;;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证分析:脾虚气陷证; 病机:清阳下陷,脾湿下流,郁遏阳气,化火上攻。
“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 (李东垣);黄芪一钱(18g) ;
佐 ;主
治;;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晃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黄芪二两(60g);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同治自汗之别;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证分析:气阴两伤证
(1)暑热汗多,耗伤气阴。
神疲乏力,短气;多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肺虚,气阴两伤。
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气短,干咳少痰,咳则汗出,脉虚细。;人参五分(9g);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数。;第二节 补血;血
虚
证;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熟地(12g);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主证:发热。证象(类)白虎。
血虚 阴不维阳 阳无所附 浮越肌表
;黄芪-补气;血虚发热——阴不维阳,阳气浮越于外 ; 白虎汤证 当归补血汤证
病机:气分热盛证(实热) 血虚阳浮证(虚热)
见证:烦渴饮冷 烦渴喜温饮
身大热大汗 身热无汗
脉洪大 脉大而虚,重按无力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心悸、怔忡; 黄芪;人参、白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第三节 气血双补;八珍汤《正题类要》;四君子汤;第四节 补阴;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功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熟地;功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龟板;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肝气郁滞
肝郁化火犯胃
阴虚内热;治法;生地六钱至一两半(30g);第五节 补阳;肾气丸《金匮要略》; 干地黄八两(240g);补肾助阳;肾气丸《金匮要略》;熟地黄八两(240g) 山茱萸三两(90g) 山药四两(120g)
制附子二两(120g) 肉桂二两(60g)
鹿角胶四两(120g) 杜仲四两(120g) 菟丝子四两(120g)
枸杞子三两(90g) 当归三两(90g)
;肉桂;温补肾阳,填精益髓;参苓白术散中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和桔梗外,尚有 :; 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配伍意义主要是 :;治疗久咳伤肺,气阴两伤的最佳方剂是 :;患者汗出恶风,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治宜选用 :;具有补血调血功用的方剂是 :;归脾汤的组成中有 :; 炙甘草汤的组成中含有 :; 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特点是 :;川楝子在一贯煎中的作用是 :; 六味地黄丸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 组成中含有四君子汤的方剂是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