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作者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犹太富裕家庭,其父为一公司总经理,母亲也是富家闺秀。安妮自幼备受父母的溺爱,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真可谓养尊处优。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安妮随父母迁往荷兰阿姆斯特丹。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荷兰,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1942年7月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现安妮·弗兰克纪念馆),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这位13岁犹太少女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 走进《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背景分析 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到1944年8月1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是她13岁至15岁的心路历程。 走进课文 请概括日记内容 第一则日记,主要讲述了作者有关日记的说明。 第二则日记, 主要讲述了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以及人们的恐慌。 第三则日记, 主要讲述了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每小时都有成千成百的人被杀害。 第四到第六则日记,主要讲述了安妮躲在密室里的苦闷情绪和个人的感受。 第七到第九则日记,主要讲述了安妮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走进课文 句意探析 1 我这样的一个人写起日记来,也真是个奇怪的经验。 当新鲜的空气与自由的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当生活的舒适与物质的享受已经成为孩子们理直气壮的要求,我们怎么理解这个发生在二战时的平常故事:一群犹太人,告别了富裕的生活,躲藏在阁楼里,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的自由;我们又怎么能理解一个犹太小女孩,在这般艰苦的环境中,仍然乐观、感性地写着她的日记?“奇怪”一词说明安妮写日记的不寻常,在当时受迫害的环境中,她不像别人一样惊恐,而是安定下心来写在这场战争中的所历、所想和所感,所以说是“奇怪的经验”。 走进课文 句意探析 2 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 我“像一只被剪去翅膀的鸟,用身子撞那笼子的铁条”力量何其弱,突出“我”的绝望。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写出一个孩子在战争中的孤独、无助、恐惧的心理状态。文中还有相似的比喻句,表明了战争对一个少女的摧残:在“我”心目中,我们八个人好像是一块蓝天,四面八方被逐渐逼近的乌云包围着。 走进课文 句意探析 3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本句中有习惯说法的出现,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和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这让我们看到如今的欧洲对战争的反思,这种反思是一种良知的拷问,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这种反思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历史的深刻。 走进课文 句意探析 4……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们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走进课文 主题分析 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她的日记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走进课文 写作手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