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促进就业的财税思路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前促进就业的财税思路与对策

PAGE PAGE 16 当前促进就业的财税思路与对策 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王振宇 连家明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成为当前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生活中众所瞩目的突出问题和根本性矛盾。国家已经明确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如何在完成上述目标过程中,使扩大就业更加受到重视并同步实现,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财政和税收政策对于促进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运用和发挥好财税政策工具,对于化解当前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双重目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形势分析 (一)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就业问题面临的困难和形势与他国相比要复杂严峻得多。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每年新增就业压力十分沉重,制度转轨过程中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不断累积,由“隐”变“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我国长期奉行的以经济总量扩张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严格遵循比较优势原理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优势,而是在自身资本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追求赶超式发展,结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制约了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并进而影响了就业—消费—增长的良性循环,导致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因此,尽管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极大的改观一方面,制度性变革,尤其是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真正得以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加入WTO,又使得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参与全球范围分工过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实现,在劳动力近于无限供给的情况下为其就业提供了巨大的有效需求。,1978年—2007年,我国就业人员由40152万人增加到76990万人,增长了近1倍,城乡就业人员比重也由23.7%和76.3%转变为38.1%和61.9%,但当前就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据劳动保障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劳动力平均每年供大于求约12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平均每年需转移约900万人。另据预测,2005年-2020年,我国年均人口增量将在800-1000万人之间,劳动力供需总量存在巨大缺口且呈扩大趋势,就业增长率未能与经济增长率实现同步,“奥肯定律”明显失灵, 奥肯定律描述了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反向关系,即经济高增长伴随低失业率,低增长率伴随高失业率。就业弹性不断下降。(参见以下图表)据测算,我国当前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所能增加的就业岗位大致为70-80万个,仅为20世纪80年代该数据的1/3左右,而且就业增长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动也并非协调一致,结构性偏离特征十分 一方面,制度性变革,尤其是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真正得以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加入WTO,又使得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参与全球范围分工过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实现,在劳动力近于无限供给的情况下为其就业提供了巨大的有效需求。 奥肯定律描述了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反向关系,即经济高增长伴随低失业率,低增长率伴随高失业率。 1980年-2007年经济增长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动趋势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分产业就业弹性的变化 年份 总就业弹性 系数 第一产业弹性 系数 第二产业弹性 系数 第三产业弹性 系数 1979-1980 0.35 -0.48 0.49 0.95 1981-1985 0.35 0.23 0.87 0.56 1986-1990 1.14 0.89 1.01 1.93 1991-1995 0.08 -0.38 0.14 0.66 1996-2000 0.13 0.16 0.05 0.35 2001-2006 0.10 -0.27 0.24 0.37 注:就业弹性=就业数量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资料来源:雄健益,从日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就业数量关系研究”,《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9期。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令人窒息。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09年一季度失业报告,美国一季度失业率11.6%,为1982年以来最高。我国也并不乐观,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报告显示,2008年10月从业人员指数为47%(50%为临界点),创下近三年的最低点。受金融海啸冲击,我国进出口大幅下降,外需和内需锐减,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就业形势也随之进一步恶化。这种就业的恶化,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察:从城乡角度来看,农村进城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