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鲁迅早期思想.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与鲁迅早期思想

《庄子》与鲁迅早期思想 口 田 刚 “创造性转化”则语焉未详。事实上,早期鲁 1 《庄子》与鲁迅早期思想的关系,早在 迅是力主在“取今复古”(《文化偏至论》)及 30年代就有巴人先生提出。在《鲁迅的创作 “苏古掇新”(《破恶声论》)的基础上来“别立 方法》中,他就认为:“从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 新宗”,即进行新文化的整合和创造的。作为 过程中来考察,在初期——即在辛亥革命前 鲁迅早期思想中的“遗传性图式”,古老的庄 后——鲁迅先生是个性解放的倡导者;而鲁 学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在西方新“神思宗”的点 迅先生的主张个性解放,是承受尼采的部分 燃和激活之下,焕发出了特有的精神活力。 的哲学思想的。这思想又和他那感受于中国 这对于鲁迅早期思想的形成乃至他一生的精 农村社会里潜存着的庄老的哲学,并在他旧 神文化创造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学传统中对于庄老哲学的濡染,因而养成的 一I 那种爱自由的精神,相融合的”。①到了40年 二 《庄子》对鲁迅早期思想的启示和影响 代,郭沫若先生又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主要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在《庄子》 他的《鲁迅与庄子》一文,列举了从鲁迅文章 所提出的概念和命题的层面,二是在《庄子》 中信手拈来的《庄子》语汇达10条之多,并且 的思想体系层面。正是通过自己在现实感受 指出其“大率见于鲁迅初年的作品”,㈤实际 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鲁迅使《庄子》中的古 上主要是指鲁迅写于日本留学时期的5篇论 老概念和思想体系焕发出生机,体现出某种 文:《人间之历史》(1926年编入文集《坟》时“现代性”的意义。首先他借用了《庄子》中独 改题为《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 有的词汇和概念,从而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 教篇》、《文化偏至论》及《破恶声论》(未完) 义。这种“为我所用”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下列 等。但郭沫若的探讨仅仅只限于二者之间词 概念上: 汇和语法的简单列举与类比,对于他们之间 第一,文学的“无用之用”说。 深刻的精神联系尤其是鲁迅在中国近代民族 “无用之用”是庄子在回击其老对手惠施 和文化危机的历史背景下,结合西方新“神思 谓其学说“空言无用”时,对自己学说之作用 宗”——主要是以叔本华、尼采和施蒂纳为首 的绝妙表述。闻一多先生认为:“惠子屡次攻 的思想——对于古老的庄子哲学所进行的 击庄子,‘无用’,那真是全不懂庄子而懂透了 诚然,我们不能将鲁迅看作存在主义思想家,但 版社,1987。 他的思想,确实有某种成分与存在主义有相通之处, ②《鲁迅年谱》上册,安徽人民出版社,1979。 他的作品里,亦有着可观的存在主义思想资源。正 ③杨韶刚:《寻找存在的真谛》,湖北教育出版 是从这一视点出发,本文对鲁迅的《呐喊》、《彷徨》试 社,1999。 作了以上的另一种阐释。不妥之处,请专家们指正。 注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