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余玲艳-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余玲艳-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概要

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动力学模型 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方法 脑 本能 意识 情绪 意识 防御机制 潜意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职业心理健康管理的最终目标 健康的职场(Healthy workplace) 健康个体(Healthy individual) 发挥潜能(use talents) 卓越绩效(high performance) 工作满足(high satisfaction) 幸福人生(well-being) 身心健康才健康 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理想目标 安全感 人际关系正常 人格完整 情绪稳定,自尊自爱 健康 全面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维度 心 理 健 康 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 社会和谐 自我意识 生活学习能力 情绪健康 人际关系和谐良好 角色功能 环境适应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两大争论 (1)心理健康即了解并接纳现实(Contact with Reality) (Maslow, Fromm、Erikson et al.) (2)心理健康即正面错觉(Positive Illusion) (Taylor and Brown) 主观标准的不同方面 Bradburn (1969) 认为心理健康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两方面。 Andrews Withey (1976) 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生活满意感,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 Dinner (1984) 认为心理健康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心理健康的主客观标准统一 (1)主观标准: 积极情绪 积极方面 生活满意感 主观幸福感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消极情绪 消极方面 焦虑情绪 忧郁情绪 (2)客观标准 社会适应性 情绪分类 正面情绪:高兴、愉悦、兴趣…… 负面情绪:愤怒、生气、抑郁…… 1:1 2:1 3:1 7:1 11:1 Comfortably Number Thriving/ Flourishing Detached Unhappy Depression Happiness 积极率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积极率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有三个来源: 第一,自外界得来的幸福 第二,自心灵得来的幸福 第三,自肉体得来的幸福 Wilson (1960)指出:“需要的满足引起幸福感,反之,则引起不幸福感。” 二、心理动力模型 心理动力模型 心理动力模型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疾病,也就是说,疾病的心理病因是潜意识的冲突与身体器官功能的联系。 心理动力模型 压抑乃是神经症的最重要特征,也是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认为,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对抗,酿成了机体的慢性情绪紧张状况,而与此同时发生的生理反应则引起特殊靶器官的功能失调,乃至器质性病理改变。 心理动力模型 每一种心身性疾病都可能有一种以无意识冲突为核心的“动力结构”以及由此所激发的情绪状况构成的因果链,许多心身性疾病往往都具有典型的心理动力特征。 如个体对他人求助的依赖性受阻,会因副交感神经机能亢进而导致支气管哮喘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当竞争、攻击、能量发泄受阻时,可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而产生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性皮炎、偏头痛、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等心身性疾病。 三、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方法 感恩痛苦 觉察 整合 转化 情绪智力(Daniel Goleman) 自我意识:了解内心想法和倾向的能力和直觉力; 情绪意识; 准确的自我评估; 自信心 自我调控:控制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及冲动的能力; 自控力; 诚信; 职业道德; 适应力; 创新精神 成就动机:引导或推动达到目的的情绪倾向; 成就内驱力; 责任感; 主动性; 乐观 移情:觉察他人的感情与需求及关心事情的能力; 善解人意; 服务定向; 成人之美; 集思广益; 政治敏锐力 社交技巧:善于使他人产生自己期待的反应; 感召力; 交流; 领导能力; 促变能力; 控制冲突; 凝聚力; 合作; 团队协调能力。 正确认识压力 压力多少是非题测试 人一旦有压力的感受,他首先一定会觉得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