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陵新桥铁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PDF
( ) ( ) ( )
卷 Volume 28 ,期 Number 2 ,总 SUM 101
( ) ( )
页 Pages 187~193 ,2004 ,5 May , 2004 大地 构造 与成矿 学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铜陵新桥铁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臧文拴 ,吴淦国,张达 ,刘爱华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 )
摘 要 :长期以来有关新桥 SFeCu 矿田的成因一直争论不休 ,如沉积 - 改造型 、层控 - 矽卡岩型 、海底喷流沉积
型等 。作者在综合分析该矿田的地质 - 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 ,认为新桥矿田具有二期成矿作用的特点 。早期沉
积成矿作用形成菱铁矿矿体和不具有工业意义的黄铁矿层 。后期岩浆成矿作用形成层状 、似层状块状硫化物型 、
热接触交代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等不同类型的硫化物矿体 。沉积作用形成的矿体与岩浆作用形成的矿体各自有着
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 。
关键词 :新桥矿田;地质 -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 )
中图分类号 :P59 ;P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4
0 概 述 带中部的舒家店背斜与大成山背斜 、圣冲向斜的交
( )
汇 处 图1 。矿 田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志留
铜陵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 、铁 、硫产地 , 区内分
布有铜官山、狮子山、新桥等大型矿田。其中新桥矿
田由新桥 、牛山、筲箕涝等 3 个矿床组成 。这些矿床
在成因上具有相似性 。本文以新桥矿床为例 ,简述
其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许多地质工作者在新桥矿区做了大量工作 ,对该
矿床的成因一直有着不同的认识 ,如:同生沉积 - 岩浆
(
热液叠加改造型成矿 刘裕庆 ,1991 ;谢光华和王文斌 ,
) (
1995 ;唐永成和吴言昌,1998 ;层控 - 矽卡岩型成矿 翟
) ( ) (
裕生和姚书振 ,1991 ;海底喷流 热水 沉积型成矿 顾
连兴和徐克勤 , 1986 ;王道华 , 1987 ;周涛发和岳书苍 ,
2000a ,2000b ;Xu and Zhou ,2000 ; 曾普胜等 ,2002 ; 肖新建
) (
和顾连兴 ,2002 ;侵入型块状硫化物 孟 良义 , 1996a ,
) 图 1 新桥矿田地质简图(据刘文灿等修改 , 1996)
1996b 等。作者通过对新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的初
步研究,认为新桥矿床具两期成矿的特征。 1第四系 ;2上三叠统 ;3下二叠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