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球滞胀的病历与处方.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滞胀的病历与处方

全球滞胀的病历与处方 能源及食品价格飙升,推动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蔓延,同时持续恶化的次贷危机,正在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步入下行通道。未来的世界经济,被滞胀风险的阴影笼罩着。如此艰难的局面,是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必然结果。因为传统经济学理论重“币”轻“货”,一再使用金融手段,扭曲了自然的经济。 这就好比人的饮食过量,导致消化不良,脂肪堆积,身体发胖,从而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富贵病”。治理滞胀这个“富贵病”,必须合理配置货币(金融资本)与货物(实体经济),回归自然的经济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凯恩斯主义和石油危机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最早的滞胀现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通货膨胀率接近20%,失业率超过9%。危机时间之长,企业倒闭率和失业率之高,都创二战后新记录。 滞胀发作的直接诱因是石油危机,本质原因则是凯恩斯主义逻辑的失败。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同时,经济无论以货物的形式还是货币的表达,结果一致。但是古典经济学解释不了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爆发。于是凯恩斯针对“大萧条”时期的“需求不足”,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核心内容是紧盯失业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人为地制造和扩大就业需求。 这种方法只是缓和了经济危机,积累的矛盾在40年后爆发,形成滞胀。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迅速上涨,厂商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同时大众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所以更愿意把钱花出去,同时企业事先将通货膨胀因素反映在未来成本上,造成物价上扬。 当人们发明了痛苦指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和)这一术语来表达滞胀的时候,传统经济学理论正在左右为难。如果采取紧缩性政策抑制通胀,则会加快衰退的到来,如果转而运用扩张性政策,则会使控制通胀的努力前功尽弃。 例如尼克松政府,暂时搁置通货膨胀问题,逐步下调联邦银行贴现率,从1970年初的8.78%降到1971年底的4.5%,逐步增加货币供应量,从1969年年均增长率3.5%提高到1970年的6%,而且在1971年实行首次和平时期的物价管制。结果在1974年4月物价管制取消后,物价急剧上升,当年消费物价指数陡升12%,同时生产增长缓慢,失业率仍然浮动于6%上下。 后来保罗·沃尔克于1979年就任美联储委员会主席后,两害相权取其轻,采取了高度紧缩政策:把贴现率提高为两位数的12%,并一提再提,一度接近20%。利率的提高虽然限制了投机,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但也影响了工商业正常的资金周转,伤害了投资,最终引发了“两个危机谷底”的“沃尔克衰退”。 潜伏: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 陷入滞胀泥潭十多年以后,美国经济才在里根总统的带领下渐渐走出困境,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在此阶段美国财政赤字严重。里根采取了供给学派的减税观点和货币学派的货币控制观点,由此形成了宽财政、严货币、放松管制这几条重要思路。 供给学派着重分析税制对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效果,认为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能促进生产增长,并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他们还主张大量削减社会支出,停办不必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降低津贴和补助金额,严格限制领受条件。 货币主义的思想则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用“稳定的”货币政策,紧盯通货膨胀率。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从1979年撒切尔夫人开始,众多国家都奉行货币主义政策,并取得了成功,货币学派一时声誉鹊起,其创始人弗里德曼更是被称为“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在这些经济学理论(尤其是货币主义)的帮助下,人们暂时战胜了滞胀,迎来了新的繁荣,但是滞胀没有被彻底清除,它只是暂时潜伏起来而已。 次贷危机和全球化 作为“碾平”当今世界的决定性力量,全球化导演了最近一轮空前的经济繁荣,也可能催化一场空前的经济崩溃。 今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通胀水平都改写了历史纪录:美国5月份通货膨胀率为3.8%,创17年来新高;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为3.3%,达到14年来最高值;沙特阿拉伯处于16年来最高线;越南5月份CPI增幅加速上升到25.2%,增速达到1992年以来最快…… 通货膨胀的结果是,生产成本上升,实际收入减少,消费下降,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很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不得不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是在次贷危机中愈陷愈深的美国,一直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断降息,自去年9月以来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以试图缓解经济颓势。所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