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公共艺术策划》课程教学体会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体会 一、课程介绍
《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是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本科三年级下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解读对人类环境文化生态圈内,包括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由艺术工作者在一定的公民意识引导下,以公共文化资源为媒介,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设计传达,在公共环境中完成的能够引发公众参与的综合艺术应用课程
本次课程共计3周时间,40个学时,注重教学的引导性,主要讲授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制作方法,以及国内外新兴艺术表达方式以及案例讲解等。培养学生具有设计创造能力和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鉴赏与应用能力,能够创新性地应用材料与形式,创作出艺术与功能相互结合,符合当代公众审美观,具有创意表达的环境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在对三年级两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本人与同学建立了微信群进行课堂与课下的即时交流与互动。前两周设为课堂讲授与方案设计阶段,学生以口头陈述方案的方式与本人进行意向性探讨,确定大致可行性目标及查阅相关构思并对比国内外先行案例之后,再进入草图构思阶段(图1、2),经过进一步方案敲定后,于第三周进入正式制作阶段。在方案制作中,授课重心的着力点放在对于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与引导方面,在此前提之下,利用网络等辅助手段,对学生进行大量的与课程相关的设计案例的调研与学习。教学要求主张思想的革新,尽量应用材料自身语言,以诗意的方式,创作出可融入环境,体现创新性雕塑设计语言的公共艺术作品
二、学生作品
在2016年春季,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经过3周的学习,从各自的主观情感经历出发,注重视觉、触觉、听觉等方式的有效表达,在设计构思与最终作品表达的过程中,基本掌握了公共艺术创作的物态构造表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某种材料作为创作元素,应用雕塑构造等新兴艺术表达方式,最后同学们多数以个人或组合创意展现的方式,各自完成了自己的环境公共艺术设计“处女作”,并以实物展览的方式将作品融入校园环境当中,且在最终作品主题的呈现中,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对于当下自我心境状况的呈现、当前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的反思
1.自我心境
邹瑁瑁的作品《孤独》(图3)以玻璃与木材为元素,以冰冷坚硬的材料、结构化的人体,意图引起观者的内心共鸣,呼吁每个人都能有意识地学会去关爱身边的人。党雨昕的作品《修》(图4),黏土捏制的柔软人体静坐于冷硬铁丝缠绕而成的破口球体内,载于下方由残茶与树叶裹覆而成的游鱼,意图表达百炼而成的思想与信仰可渡其身的理念。刘嘉瑾的作品《透》(图5),表达在万念俱灰的石缝中,生长出一抹生机的绿枝,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与执着的赞扬。张佳蕊的作品《奋》(图6)采用铁丝与陶瓷的构成,意图表达在大的困难面前个体之渺小,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该轻易放弃的精神
钱源、闫纪宇的作品《自由与束缚》(图1)(图7),将洁白的羽毛粘贴在粗糙的树皮上,形成质感的对比,打碎的蛋壳藏于树底,伸展的羽毛蜿蜒盘旋在树干之上,意在表达关于自由与束缚的思考。李雯的作品《冲8),利用灰色墙砖和纱布包裹出虚幻的人形从墙壁中冲撞出来,表达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挣扎,挣脱的状态。薛春平的作品《安抉择》(图9),采用水、鱼缸等制作,通过空气空间水底座的大世界,方与圆的压迫、舒缓感的对比产生窒息感。高海东的作品《情绪》(图10),大量运用给人压抑的黑色塑料胶,将其拉长、纠缠、裁断并缠绕一起,立于行人过道当中,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消解了自身心情的压抑,体会了艺术所独具的疗伤、修复功用
人之个体本属于社会的一份子,当每人可以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完成对自我心情的释怀,亦是对于社会的有益贡献。古语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首先应做到对社会无害,方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艺术创作当服务于心灵,独特的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与修复作用,唯有从心而发的个体艺术创造,方能有效引发公众的共鸣与思考。今天的公共艺术不仅服务于看得见的实体公共空间,更应该服务于公众的心灵空间
2.生态环境
张菊的作品《忆11),采用毛线进行创作,这个作品在相机里面挂了一幅用毛线制作的梯田,既环保又具美观,警示人们要保护自然,让后代不仅能看到相机里的梯田也能看到现实中的自然景物。胡庆阳的作品《杀戮》(图12),是用叉子拼出来的一只被蚕食的海豚,意在传达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林珈亦的作品《孕育》(图13),结合自然的树木形,用木片,一次性筷子,做出仿树形的框架,用彩色纸棉线缠绕的球形果实,打造出环保,绿色,美观的艺术装置。邓楠的作品《生长)(图14),将枯树枝分别放进玻璃瓶中,组成一根树枝的外形,表现了自然生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适应。宋盼的作品《再见》(图15)是以木材为元素,置身“木墙”的“小红人”,象征生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海通分选机操作手册Pick And Place Manual20.pdf
-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面临难题及应对策略探讨.doc VIP
- 2025年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题每日一练(25套打印版) .pdf VIP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每日练 (打印版).docx VIP
- 2026年高考时事政治高频考点(91条).doc
- 2011年一级建筑师场地作图真题及详细解答.pdf VIP
- 应用电化学:锌空气电池.ppt VIP
-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3.3 实数的大小比较 课件.pptx VIP
- (英语)高考英语过去完成时真题汇编(含答案) .pdf VIP
- 小学足球脚内侧踢球教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