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译版《飘》――不可复制惊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译版《飘》――不可复制惊艳

傅译版《飘》――不可复制的惊艳   摘要:傅东华先生的译著《飘》是玛格丽特Gone with the Wind的最早汉译本,自1940年出版以来,受到几代中国读者的青睐。傅氏娴熟优美的文笔及归化翻译策略使得该译本在众多译本中独树一帜,令追随者津津乐道,然而在学术界却正是致其饱受非议的根源,直至近年才逐渐得以正名。傅先生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有诸多的历史渊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特殊发展时期,形成了特定的语言形态和具有时代气息的审美情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导致翻译的功利性凸显,影响了译者的原著定位和策略选择;而翻译发展的特殊阶段,和众多文坛巨匠参与译事,则赋予了当时译者在译文处置上更多自主权。总而言之,是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傅译版《飘》不可重制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飘》;不忠的美人;社会文化环境 “那郝思嘉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于魅力,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汤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似的。……下巴颏儿尖尖的,牙床骨儿方方的。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绿色,不杂一丝儿的茶褐,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睫毛,眼角微微有点翘,上面斜竖着两撇墨黑的娥眉.在她那木兰花一般白的皮肤上,画出两条异常惹眼的斜线。就是她那一身皮肤,也正是南方女人最最喜爱的,谁要长着这样的皮肤,就要拿帽子、面罩、手套之类当心保护着,舍不得让那大热的阳光晒黑。……” 这是傅东华先生的译著《飘》的开篇,涓涓细流般的文字,带着充满吴语韵律的独特美感,仿佛为读者拉开了一副精致而不失恢弘的朴丽画作,令人手难释卷。作为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Gone with the Wind的最早汉译本,该书于1940年末甫告问世,即在民众中引发了巨大反响,此后数番再版,约有半个世纪,都是Gone with the Wind在中国大陆的唯一译本,赢得了众多中国读者的青睐。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界兴起了一股世界文学名著复译热潮,数十年持续不退,为这部畅销作品陆续增添了几十种新译本,其中不乏精品,但傅译版《飘》依然是其中影响最广,也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版本。然而,在翻译界,这部引人入胜的佳作,从诞生之初,即因其归化翻译策略和大量的删节而频受指摘,时至今日,评论文章依然对其责贬、正名兼而有之,莫衷一是 一、不忠的美人 少有译作可以似傅译版《飘》一样,在读者和学术界中受到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一面是经年不衰的畅销与赞誉,一面则是贬大于褒的反复争议。前者可以从良好的读者反应得到印证,后者则落足于傅译本《飘》一书翻译策略的点点面面 傅东华先生在本书中的翻译策略大致可归结以下:(1)文化层面上,以中国式的人名、地名来翻译相应的专有名词,运用大量中国俚语、习语实现文化意象的移植;(2)语言层面上,对词汇、句法乃至叙事结构进行改头换面,力求符合中文习惯;(3)结构上,对小说内容进行了删节、修改,大刀阔斧地删改他所认为的不必要章节、段落描写;(4)行文风格上,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并带有鲜明的译者个人特色,文辞上多有增补,融入较多的再创作元素。最终,使得译文最大程度地“脱下欧化的痕迹”,贴近中国读者偏爱的文化习惯,读者阅读这部笔调诙谐、轻松自然的翻译小说,往往会获得良好愉悦的阅读体验,产生一种“无异读创作小说”的错觉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傅先生通过以上翻译策略营造了译本独特的审美情趣,成功征服了当时对着小说有着很高期待的读者,最终使得这部作品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但同时,大量归化手法的运用以及译者对原文较为随性的删补,导致傅译本《飘》的译文在忠实性上失于严谨、慎密。这种“对原著的背离”,正是翻译界对傅译本《飘》最为诟病的地方,有评论者将之称为“不忠的美人”,意指其翻译语言很美,但不忠实于原文 二、非偶然的选择 任何一部如傅译版《飘》般拥有几代忠实读者的译作,恐怕都不能被称为失败的作品。而撇开傅译版《飘》在归化翻译研究领域的贡献不说,忽略客观的具体历史文化环境,仅仅以孤立的文本翻译实践来解读译本,甚或妄下定论,不可不说是有失偏颇的。小说Gone with the Wind出版于1936年,次年获普利策文学奖,1939年好莱坞斥巨资拍摄了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1940年在上海公映,引起极大轰动。在此背景下,傅东华先生应邀翻译此书。结合时代背景和译书始末,可以推知,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傅东华翻译策略的选择 首先,译书的年代正处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微妙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导致了传统学术规范的崩解,新的规范却尚未形成。从语言角度来看,白话文已经逐渐“赢得了它在中国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但政府、媒体依然以文言或半文言作为“正式”文体,在文学作品中,尽管白话文已经成为了普遍应用的书面语言,但本身的发展并不成熟,往往夹杂着脱离人民口语的文言腔。就翻译自身的发展来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