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族传统体育变迁及其价值.pdf
2011 年2 期 满语研究 No2 ,2011
(总第 53 期) MANCHU STUDIES (General Nl. 53 )
满族传统体育变迁及其价值
唐云松
(黑龙江大学体育部,哈尔滨 150080)
摘要:满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及变迁与满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军
事战争密切相关。其体育项目按特点可分为入关前、入关后和当代创新等三个历史时期,不同时期体现不同
文化特征,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复合体,满族体育变迁史就是满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挖掘和阐述满族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传承满族体育文化,可为新时期推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满族;传统体育;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7873(2010)01 -∞92 -08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曾人主中原建立王朝的少数民族之一,有雄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有浓郁的民族
特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先民经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知、适应,创造出绚丽多彰的民族传统体
育运动,成为满族文化的活化石。满族民间体育汇集健身除病、养生保健、游戏娱乐、竞技比赛、民间
习俗于一体,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它的形成与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的
自然环境,以1守猎、采集和捕鱼为主的生活方式有关,并与满族的节日集会、休闲娱乐、军事演练、宗教仪
式紧密相连,反映了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关系变化。今天,这些体育运动仍
在满族民间流传,以健身、娱乐为主,并成为他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反映了其矫健斗耐劳、活泼、质朴的
民族特征。满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有些项目是满族先祖代代流传下来,在
入关前就有的;有些项目是满族人关后,与其他民族相融合,特别是融入汉族体育形式而形成的;有些项
目是经当代挖掘、整理,结合现代体育创新而成。无论是在哪个时期形式的体育运动,始终保存着满族
文化因素及鲜明的民族特征。这些体育项目极大的强健了满族的身心,丰富了满族体育运动的业余文
化生活,使生活充满了无穷的乐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蕴涵满族
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从现代人们
的生活中消失。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体育,发扬满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功能,是现代人的责任。这对实现
满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丰富和补充满族文化,弘扬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
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国建设,构建民族和谐有着极大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1 -08-10
作者简介:唐云松(1967 -)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主要从事民族体育文化、冰雪体育产业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扶持共建项目(项目编号: 11 E050 , 11E053 ) ,黑龙江省教育厅海外学人科研资助启动项目
(项目编号: 1154h27) ;满族文化抢救开发项目,香港意得集团资助;
.92.
一、满族体育产生和发展原因
(一)成长于自山黑水间的独特自然环境
满族起源的东北地区,属亚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形
地貌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是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和乌苏里江等大水系的发源地,又有松
嫩平原、松辽平原及三江平原,形成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生态环境。这里有着大面积针叶林、针阔叶混
交林和草甸草原,肥沃的黑色土壤,广泛分布的冻土和沼泽等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东北地
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出了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满族生活及民族体
育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在长期狞猎生产活动中,他们练就了工于鞍马,精于射箭的特
技。又由于东北地区冰天雪地时期较长,人们需要在江河纵横中生产和生活,所以滑冰、滑雪、拉雪撬等
冰雪运动应运而生。如木马(恰尔奇克)俗称滑雪板,是持猎者冬季翻山越岭追杀猎物最便利的雪上交
通工具,初期木马多用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峡两岸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92~2012).pdf
- 海峡两岸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比较研究.pdf
- 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早白垩世构造特征与变形期次的厘定.pdf
- 海洋工程组合梁预制变形控制技术浅析.pdf
- 海洋平台分段吊装变形控制方法的改进.pdf
- 涤纶长丝仿棉假捻变形纱的结构和基本性能.pdf
- 涵化的另一面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再发现——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乡傣族艺术变迁为例.pdf
- 涵洞变形对涵顶土压力的影响.pdf
- 混凝土坝变形组合预报模型的蛙跳建模方法.pdf
- 混凝土坝时效变形特性研究.pdf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