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成长解忧丸.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趣是成长解忧丸

兴趣是成长的解忧丸   “教育是四位一体。基础教育是一个孩子从生下来起,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作用于自我教育而铺垫下的基础。前三者只是三脚架的腿,能拍到什么样的人生风景,还要看固定在三脚架上的自我教育能提供多大的取景框。” “无论上哪个学校,如果我们的孩子还是拼命在已知世界(考题)里徘徊,也不论他们放榜时多么风光,最终是为他人(创新者)打工的命……” “吃苦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有的人吃苦不皱眉,但一受挫就泣不成声……缺的是失败和挫折的锤炼。” 这些一针见血、生动形象的言论,都出自旅美教育学者黄全愈教授之口。正是这样的文笔与见识,让他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被评为2000年度非文艺类畅销书第一名。其后陆续出版的《素质教育在家庭》《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生存教育在美国》等书,从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美国教育,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一 如今回头来看,作为畅销书作家,又是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的黄全愈当然是成功者。作为命运被十年动乱深刻改变的一代人,他有着属于那个年代的经历:插队、务农、务工、再求学…… 更重要的是,黄全愈的成功,不是一个功成名就吃老本者的成功,而是一位进取者的成功。他从1988年赴美国访学开始,1989获美国Villanova大学“人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拿下“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后不仅致力于高校教学和教育研究,更是满怀使命感奔波于中美两地,倾力推动两国之间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一心盼望以教育助推祖国发展 一些人,总喜欢把成功归结为外部环境。从黄全愈身上,也的确能够找到这样的外部环境。他的父亲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母亲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父母把优良的基因都遗传给黄全愈,这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无论回忆双亲还是回首往事,在黄全愈生命中留下最深烙印的,却不是父母智商的超群,而是父母人格的魅力、精神的力量 于父亲而言,是事无巨细的认真。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父亲,是妻子和孩子心目中引以为傲的楷模,却同样没有逃脱时代大潮的席卷,被打成“右派”,从一位教师变成了清洁工,干起了敲钟、刷墙等粗活。这些事,父亲照样做得兢兢业业。一夜之间,从被人艳羡、受人尊重,变成被人鄙夷、受人打压,这种落差作为一个成人都需要足够的智慧才能化解,对于家中的孩子而言,产生的冲击就更大。那时的黄全愈刚刚上小学。剧变给全家带来的是一种无法形容又无处不在的压抑,可是,在父亲的引领下,统统变成了内心深处反弹的力量,变成了生命中向上拔节的动力。黄全愈形容自己是一夜之间懂事了,马上萌发了“要靠自己站立起来”的愿望――我出身不好,但我要事事不落人后 于母亲而言,是挚爱教育的行动。以母亲的资历,完全可以从事更风光的职业,但她选择了担任初中教师。人们好奇其原因,母亲的答案只是淡淡的一句:“从事教育就是写历史。”当年听到母亲的这句话时,黄全愈年纪尚幼,不知其意。很多年以后,黄全愈才有所感悟:一个国家的命运,也许并不完全掌握在执政者手里,而是掌握在千千万万父母和教师的手里 就在当年,黄全愈就已经体会到了母亲、体会到了老师、体会到了教育的动人力量。他记得,当时学生们都管母亲叫“妈妈”,而母亲在家访时经常带着黄全愈,让儿子给高度近视的自己当“小拐杖”。只是,对一个孩子而言,家访是很无聊的,时间又很长,所以返回的时候,往往是妈妈成了孩子的“小背篓”,黄全愈一次又一次地在母亲家访的学生家里睡着,一次又一次被妈妈背回家 二 日子如流水。正是宛如流水般至柔至刚的力量,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把对美好事物的渴求,深深烙在了黄全愈心上。想好好读书,成为了黄全愈最大的渴望。那时那刻,身边的环境是和黄全愈的心愿完全悖逆的。到了应该读完中学的时候,他只能卷着行李去插队 也就是从插队开始,黄全愈既借助于环境,又从所有环境中一再抽身而出,展开了丰富得简直有些不可思议的人生画卷:从中国的“土插队”、当工人、到上大学、当教师,再到国外的“洋插队”,他这位老三届学生,抓锄头、拿榔头、上讲台……他的人生便与“工农商学兵”几乎全部沾上了边 每一种跨越,都是一次对过去的撕裂。所以,这样大的跨越浓缩在人生里,再聪明的人,也得下不少苦工夫。问题只是在于,对于“刻苦”二字,黄全愈的解读,和一般人不同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是一桩苦差事。可是,当黄全愈去插队时,他随身戴了一个小小的宝贝:一枚中学校徽。出身不好,他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想读书,这枚中学校徽就一直偷偷佩戴在口袋内侧,一戴就是3年,守卫着他想读书深造的梦想。当时,他特意不铺被褥、只铺凉席,床上又冷又硬,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少睡多学 他常常告诫自己:“不能安睡,你这个人还是要干事情的。”他的床上有一半空间放着书,有一年妹妹去探望他时帮忙洗凉席,凉席一洗全烂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