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指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效果最大化。从增加化学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通过化学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不断扩展教学空间、通过化学故事设置生动情境等方面,研究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59-01 化学是一门内容广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性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本文研究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增加初三化学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对于化学这门学科而言,其学习过程往往枯燥无味,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就非常容易放弃。因此,教师应该增加化学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留些时间为学生进行有趣的讲解。在讲解教材正文之前,教师要生动有趣地对课程绪论及重点内容进行概括性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相关内容。比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生活中存在的碳单质,让学生对碳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理解,也可以通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一广告语,形象地解释碳单质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其次,教师应该对化学课堂小实验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化学实验增加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部分实验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则可以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辅助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领略到化学的魅力,增加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二、通过化学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实验现象也是化学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利用化学实验,能够将教材上的内容非常直观地展示出来,让教材上静态的实验项目变得十分真实,以此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仔细观察所做的化学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中相关物质发生的变化。因此,教师开展化学教学时,要多利用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内容时,可以采取化学实验的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上的内容。金属化学性质方面的实验,主要包含置换反应、氧化反应,这些都是学生应该重点了解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演示铝碰到硫酸铜溶液之后产生的反应,学生通过实验,能够亲眼看到反应中置换出来的铜,同时观察到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现象。这样,学生对该反应过程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促进其深入理解该化学反应 三、不断扩展教学空间 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化学教学场所由封闭的教室合理延伸至室外,摆脱教室的束缚。教师可以将那些教室里实施效果不好以及很难实施的教学内容全部放到室外,让学生边做边学,有较大的兴趣融入到体验式学习过程之中。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针对初三化学教学构建网络课堂,给在线答疑、在线测试提供一个公开公正的平台,增进学生与化学教师的沟通,提高互动频率。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排水法集气”基本原理与相关操作要点时,学生仅凭教师的讲解一般很难弄清相关问题。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准备一块塑料片、半盆清水、橡皮管以及一只玻璃杯,自行进行该项操作,掌握其中的原理,获得实践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显著改善教学效果 四、通过化学故事设置生动情境 生活中的故事一般具有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等显著特点,这种艺术形式,能被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接受。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化学学科所涉及的故事进行充分挖掘,通过故事激发学生自身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使其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所以,利用化学故事合理创设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相关内容时,当学生了解具体燃烧条件后,可以引入欧罗巴战舰意外失火事件设置教学情境。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按照命令开始远涉重洋的远航。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大火,片刻之间沉入海底,无一生还。事后,化学家根据提供的材料,找到了原因。原来,船舱里装满供战马吃的草料,由于船舱内通风不好,草料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去,温度升高导致着火。故事讲完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领悟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水滴石穿的效果,让学生形成生活化学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化学知识正确解释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化学现象,有效破除迷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五、结束语 想要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性。因此,在化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