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森林游憩业发展回顾.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游憩业发展回顾

1999 年 12 月           W o r ld Fo re st ry R e search          D ec. 1999 森林游憩业发展回顾 陈鑫峰              王 雁 ( ) ( )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 1 摘要 将森林游憩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 3 个阶段, 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 从森林 游憩业的实践和有关森林游憩的理论研究2 方面总结了各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特征。同时, 还 就我国的森林游憩业建设和有关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森林游憩 森林美学 森林景观 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 人类的祖先在森林中得到了庇护、食物和水, 从而得以繁衍生息。尽管由于 ( ) 在距今 1 500 万年以前, 冰川作用使地球的气候逐渐变冷、变干, 旧大陆 主要指亚、非、欧 3 洲 许多地区 原先闭合而均相的中新世森林景观变为开阔的异相的森林——草原景观, 作为森林古猿成员中的弱者, 人类的早期祖先不得不离开有限的森林, 放弃了非洲热带丛林的树栖生活而下到地面上来[ 1] , 但是森林 已经给人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热衷森林乃是先天赋予人类的禀性。 另一方面, 全球人口在迅速地膨胀。伴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 城市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 进入 20 世纪以后, 城市人口的增长势头极其迅猛。据统计, 1920 年时城市人口只占全球总人口的 14% , 到 1980 年这一比例达到了40% [2 ] 。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发展了生产力, 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另一 方面也对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等产生了负面影响。人们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 发觉自己与自然的 距离越来越远了, 于是那份与生俱来的与自然和森林不能分离的禀性驱使城市居民冲出“围城”, 去寻找 那些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的满足感。 森林游憩业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纵观森林游憩业的发展历程, 大体上可分为 3 个阶段, 即: 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 ( ) 1 萌芽阶段 18 世纪早期~ 1872 年 这个时期以人们开始认识到森林的审美价值并对其进行初步研究为起点。对森林美学的科学化研 究, 最早是从欧洲开始的。17 13~ 1788 年间, 森林美学研究的先驱 、 和 等人首先 Car low itz Su ckow T runk 对森林施业林的美学问题进行了探讨。179 1 年, 英国林学家W illiam G ilp in 的《森林风景论》问世, 该著 作专门论述了森林风景的构成和美的特征, 标志着人们对森林功能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约同 一个时期, 德国一些林学家如 、 、 等人也都对森林美学问题进行了讨论。进入 V ierenk lee Stah l B ech stein 19 世纪以后, 参与这方面研究的林学家越来越多,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一批德国的林学家, 如 . . V D 、 、 、 、 等。1824 年, 发表了《森林美论》, 他在文 Bo rch Go t t lob kon ig B u rckh ardt P red iger T ho rm ah len Bo rch 中强调指出, 施业林的经济要求和美的社会效益是一致的。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