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干动态基础观构建高职同步递进能力模型研究
基于动态基础观构建高职同步递进能力模型研究 摘要: 基础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根源在于静态基础关忽视了能力是动态生命发展过程,因此基于动态基础观构建同步递进能力模型,论证了基础能力与专项能力必须协同培养。最后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实例研究并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成效较为显著
Abstrac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asic courses is not ideal, because the static foundation ignores that the ability is the process of dynamic life development. So, based in the dynamic basic view the synchronous progressive capability model is construct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asic ability must be cultured with the special ability. At last, a case study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are remarkable.
关键词: 能力模型;动态基础观;同步递进
Key words: capability model;the dynamic basic view;synchronous progressiv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191-03
0 引言
基础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职业教育领域,扎实的基础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对基础重要性的精辟诠释。如何理解基础并认识基础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即基础观,对人才培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对于基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静态基础观,即认为基础是构成的;第二种是动态基础观,即认为基础是生成的。[1]
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职业能力作为一个能力系统,也可以根据适用范围将其划分为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其中基础能力是指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的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适用某一行业共同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专项能力是指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特殊能力,不可迁移到其他岗位。[2]基于不同的基础观会构建出完全不同的能力培养模式
1 基于静态基础观能力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基于静态基础观构建能力培养模式
静态基础观,即基础构成说。该观点认为要先打好基础才能学习专业,以“多深的地基多高的墙”为比喻说明了基础的重要性。[1]
因此基于静态基础观实施能力培养,就会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一定要先培养好基础能力才能培养专项能力,两者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表现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是一定要先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而后才能学习专业课程
经过多年实践,这种能力培养模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首先,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代表的基础类课程脱离专业岗位目标,抽象的课程理论无法与专业应用结合,课程应用价值不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
其次,基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学习进程不同步,加之教学效果不理想,使得遗忘程度很高,难以发挥基础类课程对专业学习的有效支撑作用
最后,基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各自独立,相互衔接不良,难以开展能力整合的训练和培养
针对基础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相应的探索和改革,有的院校大幅缩减基础类课程,少数院校甚至直接取消了基础类课程。然而,这些措施并没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造成学生基础越来越不扎实,甚至出现部分高职学生与中职学生没有区分度的情况
本文认为基础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根源在于静态基础观忽视了能力是一个动态生长的生命过程,片面强调基础能力与专项能力的先后顺序关系,造成两者脱节。因此,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能力的生命发展过程,构建科学的能力模型和培养模式
2 动态基础观的启示
动态基础观,即基础生成说,姜大源、徐国庆、石伟平等多位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在著作中均有详细阐述。[1-3]该观点基于动态生命发展过程,认为基础能力与专项能力是相互融合、同步递进发展
借助树的生长来能形象阐述能力的发展过程。能力的发展过程如同树的成长过程,从小树长成大树,枝干和树根是同步生长的。枝干就象征专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静脉血栓(DVT)Autar评分表.pdf VIP
- 施工单位职业健康课件.pptx VIP
- NB∕T 31046-2022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pdf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4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25年修订版培训PPT.pdf
- 名师课件2: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pptx VIP
- 卫生院2025年药品不良反应调查分析整改报告模版.docx VIP
- 卓越汉语 商务写作(上册)PPT 1第一单元-第一课-条据.pptx VIP
- TSPSTS 031-2023 石墨烯材料表面电势测量 原子力显微术.pdf VIP
-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验收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