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的基础与写法》
《词的基础与写法》
一,词的“基础”
之所以把“基础”打栓引号,是因为它并不是完整的。上周的上周我们讲了词的入门基础,也属于基础一类,今晚算是补充也算延伸扩展吧。
1,词的押韵
词韵历来没有正式规定。宋人一般根据当时的实际语音用韵,后人归纳编纂成书,就成为了词韵,其中比较通行的是戈载的《词林正韵》。
《词林正韵》分词韵19部,其中舒声(包括平上去)14部,入声5部,大致根据《平水韵》106部归并而成。从诗韵106部到词韵的19部,可见词韵要比诗韵宽的多。词韵与诗韵有很大不同,即平上去可以通押,而这并不意味填词是平上去可以随意而互押,具体怎样互押当然要根据词调来定。
词的押韵方式大概有三种:一是一韵到底,比如《沁园春》、《木兰花》、《喝火令》等等,这种押韵方式是词中最常见的,秋风认为也是写一首好比较好的押韵方式
二是同部平仄互押,比如《西江月》等,这种押韵方式词中也比较少见;三是平仄换韵,比如《菩萨满》、《减字木兰花》、《清平乐》、《更漏子》等,这种押韵方式是比较常见的。
2,词的平仄
与近体诗相比,词的平仄有两点不一样:
第一是,有些地方,词的平仄比近体诗更加严格。近体诗中有些地方可平可仄,比如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一、第三字,但是在同样的句式当中有的词牌确实不通的,比如柳永《雨霖铃》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此外词的仄声有时还分上声、去声,这也比近体诗更严格。
第二是,近体诗一句之内总是平仄两两相间的,符合这样的规则的句子叫律句。但是词中除了用这种平仄相间的句子外,还有很多不符合规则的叠平或叠仄的句子,比如“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等等,这样的句子叫拗句。从这一点看词的平仄又不如近体诗规整了。词的平仄格式不容易记住,大家要学习只能靠熟读一些前人的名作(有条件者可以根据词谱填词),按照格式填词。
3,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与近体诗不尽相同。
(1)近体诗的对仗是诗律要求,而词的对仗有相对固定的,也有可以用对仗的,可以不用对仗的。
相对固定的对仗,比如苏轼的《西江月》上下片两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又如《浣溪沙》下片前两句(晏殊的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回来”,秦观的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一类较为固定的对仗不多见到。
可以用对仗的,可以不用对仗的。例如水调歌头上下片头两句(苏轼的词《中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没有用对仗;而张孝祥《金山观月》“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河摇动”,用对仗。
又如《沁园春》上片2,3句毛主席的《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仗的;而他的《长沙》在同一位置则是“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没有用到对仗。又如《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的你《临江仙》柳絮词,上片末两句做”几曾随水逝,岂必委芳尘”,是对仗的;下片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又没有用对仗。毛泽东赠丁玲的《临江仙》恰好相反。上片“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下片末两句“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又用了对仗。
尽管如此,词的对仗还是有一定的习惯的。一般说来,上下片起首两句如果字数相同,那么常常要用对仗。比如秦观《踏沙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又如梅晓臣《苏幕遮》的“露堤平,烟野杳”和“接长亭,迷远道”。
(2)近体诗的对仗要求平仄相对,词却不一定。
词的对仗有两种:一是律诗形式,即平仄相对,如上面所举《西江月》《临江仙》《踏沙行》中的例子。
另一种是非律诗形式的,即平仄不完全相对,甚至完全相同。比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是“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又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擒苍”,上下片都是“仄平平”;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上下都是“仄(或平)仄平平平仄”。
(3)近体诗的对仗避免同字相对,词则不然。
词的对仗可以同字相对。如上面所举例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同了“里”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同了“有”字。又如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同了“江”字,李清照的《一剪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词的词谱
词谱本是指音乐曲谱,后演变为格律形式,即各个词牌的字数,平仄,韵脚,句读,段落等等。我们这里指的是最后一种含义。
当词乐盛行的时候,词的作者按曲谱填词,根本不需要词谱,词谱的出现,是在词乐衰亡以后,后人将各种词谱收集到一起编纂成的,这种赚书就叫做词谱。
清末以来比较有影响的有:《词律》,清万树撰,后经过杜文澜、徐立本校勘,共800多个词调、1900多体。比较完整的是清朝康熙年间陈妍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