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1.doc

第八章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1

第八章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三、四) 北京市十一学校 马文华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域;知道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初步掌握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区域发展问题。 2.通过对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初步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环境,而具有独特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人地关系的矛盾与协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初步树立人地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意义。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的矛盾和协调。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写有“人口学家”的小条5个、写有“生态学家”的小条5个、写有“政府官员”的小条5个、写有“农民1”的小条10个、写有“农民2”的小条10个、写有“记者”的小条5个;有关黄土高原内某地区近年遭受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录像、录音、报纸、网页均可),如: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大白纸5张,彩笔若干。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思考的同时动手操作实验,不仅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现今的特点(千沟万壑),还探究出了它的成因(水土流失)。老师这里有一则关于黄土高原的报道,请大家注意观看。(请学生收听或朗读)播放: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的相关报道 分组1:黄土高原地区遭受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引起了我们大家的关注,我们大家一定都想把产生自然灾害的原因搞明白,用自己的力量为减轻黄土高原的自然灾害做点贡献。我们先派出一个五人小组的记者团,模拟到灾区去实地采访。谁愿意去?并且说出自己可以胜任的简单理由哦! 根据学生的请求和学生特长,快速确定五名记者,并为记者采访分工。(一人采访人口学家、一人采访生态学家、一人采访政府官员、一人采访农民1、一人采访农民2) 分组2:记者团确定了,还要有采访对象,现在我们其他同学每人拿一张小纸条。打开小纸条,看看上面你将扮演的角色,然后到采访你的记者处集中坐好。 提问:我们五位记者采访的第一个话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注意从你扮演的角色角度出发,你认为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采访开始。 采访中间休息,请各位记者汇报采访的收获。 小结:大家说的有地形的原因,也有气候的、土壤的、植被的。看来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相当脆弱,某一方面自然要素的改变都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板书: 提问:除了自然原因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各组讨论认为还有哪些人为方面的原因使自然灾害频发呢? 概括板书: 小结:各小组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还发现各小组所说的内容之间还有一定的联系:人口增长对燃料需求和耕地需求增加,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农作物产量下降,农民又被迫去扩大耕地面积,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人口进一步增长。 提问:大家不难发现,黑板上的人和地理环境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如何才能走出这一怪圈呢?请各小组继续扮演刚才的角色,从你扮演的角色角度出发,提出合理的建议。 请各位记者把各小组的建议展示给我们大家。 各小组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但最终这些意见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特别是落实到农民的行动中。农民们你们看看需要专家和政府的哪些帮助?生态学家们、人口学家们还有政府官员们,从你们的角度可为农民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 小结:听了各组的发言,不仅农民朋友们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信心,老师和记者们也都眼前一亮—经过我们的讨论,刚才发现的人地之间尖锐的矛盾,转化成了人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环境会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板书: 提问:我想也许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上节课最后提出的问题:黄土高原的明天会是什么样?请各小组以“黄土高原的明天”为题,即兴创作一幅画。 提问:今天我们的模拟采访就要结束了,想必我们的记者对□师生活动□提示和建议 今天的采访感受最深,想说的话也最多。那就请你为你们小组的画起个题目,简要说明你今天的采访收获。 感谢大家的合作,我们不仅成功模拟了一次采访过程,而且还看到了黄土高原灿烂的明天。其实,不管任何区域,只要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明天会更好! 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不仅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现今的特点(千沟万壑),还探究出了它的成因(水土流失)。 观看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的相关报道。 积极要求,逐一说明自己可以胜任的理由。(口才好,有同情心,思维敏捷,地理学得好等) 学生们一起推选五名记者。 学生确定身份,分成五个讨论小组,各就各位。 由“记者”组织各小组开始讨论。 各位记者汇报各小组的讨论结果—采访收获。 农民1:这里气候干旱,一有暴雨,就容易产生洪涝。 生态学家:这里植被稀少,暴雨来势凶猛,水土流失严重。 农民2:沟沟坎坎,地形破碎,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