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蚕二号主要生物学特征的观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蚕二号主要生物学特征的观察.pdf

※农业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17, Vol.37, No.06 57 天蚕二号主要生物学特征的观察 1 1 1 2 曲文波 马晓岚 韩艳静 陈连忠 (1. 黑龙江省蚕蜂技术指导总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2. 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 摘 要:天蚕二号品种,主要生物学特征与天蚕一号品种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差异性。主要生物学特征表现在幼虫不同龄 期的体色、蛹色、成虫体色。采用蒙古栎养殖幼虫,千茧重达9.3kg 以上,采用蒿柳养殖幼虫,千茧重达8.4kg 以上。茧 呈浅绿色,丝色保持原生态色泽,不褪色。 关键词:天蚕;生物学特征;经济指标 中图分类号:S8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53 在研究选育天蚕一号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 宽大突起, 雌蛹触角形状狭窄。雌雄蛹环节紧凑,解剖 研究,形成了天蚕系列品种,因品种不同,主要生物学 蛹体脂肪体细腻饱满,不粗糙。 特征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差异性。幼虫体强健,发病率 在 2% 以下,天蚕二号品种的主要生物学特如下。 3 成虫(蛾)的主要特征 1 幼虫的外部形态 3.1 头部 天蚕成虫头部两侧有 1 对复眼,能够对光源做出反 1.1 蚁蚕 应;有 1 对触角,从触角形状来看,雌性成虫触角窄, 蚁蚕体色呈浅绿色 1~2 龄幼虫头颅呈深褐色,亚背 雄性成虫触角宽,且较发达,从这一点可以对雌雄性成 线呈蓝色线条,背线第 1 节两侧呈长方形黑色斑点,3 龄 虫进行明确区分。另外,从腹部大小来看,雄性成虫比 幼虫头颅呈浅暗色,三眠起后,长方形黑色斑点消失, 雌性成虫细小,且体长相对较短一些。 4 龄幼虫头颅颜色由初期的浅褐色逐渐变为绿色,在龄期 3.2 胸部 逐渐增加的同时,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增快,至大蚕期出 成虫胸部由3 部分构成,包括前胸、中胸与后胸,其 现深绿色气门,而背部为黄绿色,腹足与下线之间为暗 中前胸相对偏小,中胸较为发达。前胸、中胸、后胸腹面 绿色,待其长至 5 龄期,背部与侧面出现宝石碧绿色, 分别长有一对胸足。成虫后胸长有一对后翅;中胸长有一 其整体身躯为深绿色。 对前翅,端部呈尖状,且外缘与后缘呈 100 ~110°角。 1.2 头部 3.3 腹部 幼虫头部的颜色是随龄期增进而有所变化。1 龄头颅 成虫腹部共 10 节,从外观上来看,雄性成虫能够看 呈深褐色,2~3 龄头颅呈棕色,4 龄前期头颅呈浅褐色, 到 8 节,雌性成虫能看到 7 节。从大小上来看,比柞蚕 后期为绿色,5 龄幼虫的头部呈明显的深绿色。 成虫的腹部小一些。 1.3 刚毛 3.4 外生殖器 蚁蚕沿亚背线,气门上线的疣状突起基部呈黄色点 雄性成虫的外生殖器是由第 9 与第 10 个腹节组成, 状,生长黄色刚毛,刚毛基部突起呈黄色点状。气门下 抱握器生长于第 9 腹节,且抱握力相对较差,交配过程 线的疣状突起基部呈浅蓝色点状,刚毛数为 2~3 根,刚 中容易开对。与柞蚕雄蛾相比,天蚕雄性成虫阳经较小。 毛顶端略有弯曲。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