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血液粘度的测定的影响因素
对血液粘度的测定的影响因素 血液粘度可以表征血液的组成和性质, 除受诸多粘滞因素影响外, 采血技术, 抗凝方式,测试方法以及测试仪器和相关条件等对血液粘度的测定亦有复杂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血液的粘度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这些因素,使测量标准化,规范化. 1 仪器的选择 血液粘度与剪切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液粘度的测定应在1~200 s-1的剪切率测定.临床测定可在此范围内选择二个以上剪切率,其中一个应选择在40 s-1以下,最好在10 s-1以下,高剪切率最好选在200 s-1左右.测定血液粘度可选择旋转式粘度计或剪切率可调的毛细管粘度计.前者可提供精确的剪切率,而后者反映的是平均剪切率.因此临床测定全血粘度以选择旋转式粘度计为佳,而血浆和血清均属牛顿流体, 应选择高剪切率测定其粘度, 一般采用毛细管粘度计更好. 对于初始工作的粘度计应进行精度检验和稳定性实验.可采用已知粘度的标准牛顿油检验仪器, 必要时应校准(Brookfield可以提供多种范围的标准油).合格的粘度计在低剪切率下, 能够反映出同一血样的二份红细胞压积(HCT)差1%的血液表观粘度间的差异; 在高剪切率条件下, 则能反映出HCT差2%的血液表观粘度间的差异. 稳定实验是采用一份HCT正常(40%~45%)的血液, 测定10次不同剪切率下的全血粘度, 计算各剪切率下的变异系数(CV%). 要求低剪切率低于40 s-1时, CV%5%, 高剪切率时CV%2%. 2 采血技术 采血不当会造成血液粘度测定的明显误差.所用采血和测定中用的空针,针头,吸管,吸头,试管等都必须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有水分而使血标本稀释或红细胞破坏.采血时压脉带压力大小,血管受压时间长短以及压脉带放松至实际采血的间隔时间等对血液流变学参数测定均有一定影响.根据ICSH建议,压脉带的作用在于静脉的定位与针头的插入,压脉时间应尽可能短,针头插入后应在压脉带松开5 s以上才能开始采血.且采血时不能用力抽取, 避免异常高的剪切应力对红细胞的破坏, 因此主张使用孔径较大的针头采血. 3 抗凝剂的选择 测定全血粘度的血液要进行抗凝处理,抗凝剂的使用对于血液粘度测定亦有明显影响.目前认为肝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为最理想, 肝素抗凝浓度为20~30 U/ml(血), Na2-EDTA抗凝浓度为3.4~4.8 Mol/L.抗凝剂多用固体粉末或液体烘干物, 防止血样被液体稀释而降低其粘度. 4 血样存放 采血后影响血液粘度测定的主要因素是贮存时间与温度. 在室温条件下(指20 ℃左右)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全血中碳酸分解, PCO2下降, pH发生改变, 使血液粘度测量结果偏高. 血样贮存时间不应超过4 h, 若贮存于4 ℃冰箱中可延长至12 h. 取血后一般应立即进行测定, 否则也可使血液粘度测量结果偏高, 因此在取血后静置10~20 min后进行测定为宜. 血标本不宜在0 ℃以下存放, 因为在冰冻条件下红细胞会发生破裂以致溶血. 血液放置后, 由于红细胞下沉, 试管底部红细胞多易粘稠, 而上部红细胞减少变稀薄, 因此吸取血样时应充分混匀. 具体作法: 先将试管倾斜后旋转几圈, 再轻轻摇晃2~3次, 用吸管从底部开始吸取血样的1/2后再缓慢地沿试管壁注回, 用此法处理后的血样进行测定则比较准确. 5 实验温度控制 血液粘度测定建议于37 ℃下进行, 如无条件可于25 ℃为宜, 血样恒温控制必须在±0.5 ℃以内, 以控制在0.1 ℃之内更好. 因为温度是影响粘度的重要因素, 在较高温度时测定粘度较低, 反之则较高. 6 正常参考值 血液粘度是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的聚集与变形, 血小板及白细胞等诸多内在因素在一定测量条件下的宏观表现, 而这些因素又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故血液粘度也有一定的波动范围. 因此要评价血液粘度是否正常必须要有正常参考值, 而正常值必须从经过严格检查, 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中获得, 且不同地区的人群生活水平和习惯不同, 对血液粘度也有影响, 因此没有普遍适用的正常值, 即使采用通用的仪器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也是如此. 因此不同地区和实验室应有自己的正常参考值. 7 其它影响因素 血液流变性还受多种其它因素影响, 如生物节律, 饮食及运动等均可影响红细胞压积, 血浆蛋白组分, 进而影响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 由于人体在一天中血液粘度呈规律性变化, 有二次高峰, 分别在11:00 am和8:00 pm. 另有文献提示, 人体在一天中血液粘度的变化是清晨血液粘度增加, 到8:00 am左右达到最高值, 下午开始下降, 在午夜至3:00 am之间降到最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室内照明设计眩光防治问题.doc
- 室内环境污染的防范与控制.pdf
- 室内空气质量灰色聚类决策评价.pdf
- 室内空气采样考试试题2008.1.3.doc
- 室内设计色彩观察的三属性.doc
- 室内空间尺寸、护拦、玻璃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doc
- 室外氟碳工艺.docx
- 室内颗粒运动和分布的研究进展.pdf
- 家具工具.docx
- 家具面砖挑选有诀窍.doc
- 社会工作(中级实务)200句.pdf
- 社会工作(中级法规)200句.pdf
- 社会工作(中级综合)200句.pdf
- 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考点速记20页.pdf
-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重点200句.pdf
- 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重点200句.pdf
- 期末口算测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练习-计算题3(有答案).doc
- 期末复习试题(四)(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 期末备考易错金卷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综合测评历年易错真题优选卷(二)人教版(含答案).doc
- 比的化简与求比值运算八大考点(专项讲义)六年级数学小升初复习专题(类型+方法+练习+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