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docx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概要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读书笔记 姓 名 吴 俊 指导老师 华 翔 专业名称 外 交 学 学 号 xxxxxxxxx 时 间 2016年11月25日 本月我有幸阅读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最初在高中学习当中一直零零星星阅读到陈先生的一些观点,就对他的观点历史研究的功底所折服。陈先生在考据方面的真的是大家,对他考据的精神也深深感动,对于本书的史料积累考据,考察了上百个墓志铭,这种认真做研究的精神真的需要后人所学习的。现在说说此书,陈先生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发展的史料,对隋唐制度的渊源这种方面做了很多功课,不仅清楚的梳理出隋唐制度与魏晋南北朝之间的继承关系,又接着对唐代政治的史料考察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纠正了一些史学上一些错误的观点,对于隋唐时期制度渊源及新的史学观点的启发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他在观点的得出过程中,是一步步基于分析推出来的,论证的可信度高、逻辑清晰、思路清晰、论点明确,所以陈寅恪先生可谓是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之大家。 本书逻辑: 此次所读的虽然是两本书,但是主要的思路观点是一致的,并且有继承关系,有很多隋唐渊源和唐代政治问题是有交叉的地方,可以相互借鉴了解。我想在全书逻辑方面先做以别论,在问题阐发在进行两本书的一起分析。首先对于第一本书《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作者开篇就道明自己写此书的原因,以及主要所论述的观点。陈寅恪先生在绪论中提到,隋唐时为中古盛世,然而当时却鲜有论述制度的渊源及流变过程的专著,所以先生为补其缺憾作此书。陈寅恪先生在本书中“推论其源流,聊供初学之参考”。陈先生在绪论中首先开门见山的指出,虽然隋唐之制广博繁多,但是隋唐制度总的来说逃不出三个来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渊源”一词也就在全文中占据了主要的论述范围。随之,陈先生先总结性的对三个源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陈述,再到后面的礼制、职官、兵制等进行分别穿插的论证。而论证的过程之中,隋主要的制度继承于北魏和北齐,次之是第二南朝梁陈之源,再次之为西魏北周之源,也就是说在全书当中,北魏和北齐在制度的继承当中最为重要,而其他二源是兼以吸收补充,或者是分说中具体如财政等的特殊的继承关系,所以论证是非常全面的,而且因具体而论。 在礼制属隋唐制度渊源的重中之重,所以此处笔墨最多,礼制渊源是隋文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其制定礼仪则不依北周之制,别采梁礼及后齐仪注,并且就起发展之源做以严密的论证,把每一源头做以分析考证,证明礼仪主要继北齐和梁陈而不采周。职官多依北齐之制和北魏,隋朝继承并加以普遍化而已。刑律渊源稍有变化,隋唐刑律近承北齐,远祖后魏,其中江左因子虽多,至于南朝前期,及西晋的刑律之制,另外与礼仪职官有所不同的,实为即采江左,又重视河西文化的遗留发展,因此所采的元魏之刑律取精用宏。音乐在隋朝分两种,多盛行的胡乐(龟兹乐)主要多传自北齐,雅乐系统实由梁陈传之於隋代。在兵制方面,隋并不是完全直接继承下来的,是沿袭北周的兵农分离,再到周武帝和隋文帝变革成为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所以说其渊源也很明显得知。财政方面继南北朝正统之隋唐,其中央财政制度之渐次江南地方化,也就是南朝化。进而涉及到南北朝到隋唐经济发展状况,具体财政方面制度的地方化现象。 在叙论中,陈寅恪先生说明了全书的体裁,一是效仿旧史附丽,分别事类、序次先后;二是仿照天竺佛教释经论,首章备致详悉,后章则多所阙略如此的体裁也有助于对作者观点的详细论述:陈先生考证和排比了大量史料,从中以严密的逻辑推出结论,证明自己的论点,因此全文论证清晰严密。另外,对陈先生的论证方法也是比较特殊的,在论证一个观点的过程当中,采用以人为线索来贯穿整个论证过程,就是从隋唐所采的制度建设当中是由谁来主持,以及谁参与制度文稿的撰写,从他们的身上下手,寻求他们的背景,所传承的学术流派,便可得知隋唐所采的制度的渊源。例如专论王肃北奔与北朝文物制度之关系,择录牛弘、辛彦之两传事迹较为详细,是为了阐明魏晋以降中国西北一隅即河陇区域在文化学术史上所具有之特殊性质及密切的关系。兹考其梁陈之源,进而考察袁朗、裴政这些属梁陈系统的文人。在刑律方面则选崔氏父子等等,都可以看出陈先生此种思路,考据方法的高明之处,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也非常明了,思路逻辑清晰,对其所推论的观点的认可度也高。 接下来,我便就作者对于在绪论、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和财政进行具体的章节的逻辑思路的整理,以及主要所涉及的作者观点。在绪论中作者就详细的陈述了隋唐三渊源的具体所继承的文化传统,以及它们之间地域和政治之间的区别,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