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瑞利波测试在工程勘察波速测试中的应用试验总结.pdf

瑞利波测试在工程勘察波速测试中的应用试验总结.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瑞利波测试在工程勘察波速测试中的应用试验总结

维普资讯 瑞利波测试在工程勘察波速测试中的应用试验总结 罗辉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650051) 一 、 问题的提出 瑞利波勘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瑞利波在分层介质中具有频散特性, 它的波长不同,穿透深度也不同,瑞利波传播速度与横波传播速度具有相关性。瑞利波的 这些特性为瑞利波勘探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并为该方法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目前, 利用人工激发的瑞利波,可以用于解决很多的浅层地质问题。其中就有辅助工程地质勘察 和原位测试提供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等。 现代建筑己越来越朝着高层建筑的方向发展,而高层建筑对勘察和地基处理提出了更 多更严格的要求,单纯的肉眼分层已不适应于现代建筑的需要 ,加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分层已是大势所趋。 长期以为来,波速测试主要采取需在钻孔中测试的检层法和跨孔法,它们的主要特点 是接收直达波,这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比较简单明了,准确度高,但其主要缺点是要求有较 干净的钻孔,碰到较软弱的层位,则需要下套管(钢管或塑料管),既耽误工时,成本也有所 提高,寻求一种只需在场地表面测试就可获得地下各岩性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的方法,一直 是工程勘察测试人员的愿望。 瑞利波勘探正是解决这类问题较好的方法之一。目前,瑞利波勘探根据激振方式主要 有稳态和瞬态法两种,稳态法设备较笨重,但其方法较成熟,解释精度较高。瞬态法设备 较轻便,工作方法与浅层地震相仿,但对面波信号的采集和资料的分析比较繁杂。目前, 该方法应用的仪器较多,数据处理软件的研究也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我院科技开发公司早在 1994年就开始进行瞬态瑞利波应用的研究,采用的仪器为中科 院武汉力学研究所研制的 RSM一16H基桩检测信号采集系统,两个传感器为哈尔滨工程力 学所研制的垂向传感器,数据分析软件为长办王运生开发的瞬态面波处理软件。这个方法 在我院对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评价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效果和进展,但在利用瑞利波的分层 成果和波速数据与工程地质分层、钻孔波速测试数据对比方面积累的资料还不够,还需要 作者简介:罗辉才 (1962一),男,广西桂平人,1982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物探 及测试工作。 16 维普资讯 更多的试验资料。对此,公司组织人员进行了这次试验 ,试验 目的主要有两个 : l、用现有设备和处理分析软件进行地质分层,并与地质分层资料作对比。 2、用根据频散曲线求出的瑞利波速与钻孔波速测试值作对比,作瑞利波勘探代替钻孔 波速测试的可行性研究。 为此,我们于 1998年 3月 10日进行了瑞利波试验工作,本次试验共在三个测点进行 了试验工作,三个测点对应着的三个钻孔,分别用S0OKg的组合锤和28.5I(g的吊锤作震源。 得到六组震动波形曲线。 二、瞬态瑞利波勘探原理 自由表面介质在某一垂向脉冲荷载作用下,其弹性界面上将会产生纵波、横波以及转 换波等扰动,同时,还存在着沿界面附近有一定强度,其质点运动轨迹为以连时针方向作 椭圆运动的椭圆极化波,称为瑞利波,它以圆柱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其波速小于横 波波速,振幅随深度而衰减。 图 1为瞬态瑞利波勘探原理示意图。 在自由表面竖向瞬态脉冲荷载作用下,位于地表的传感器l和传感器 2接收R波竖向 分量时域信号分别为f1(I)和 (I),设在 1、2两点的两个传感器接收到的瑞利波频谱分别为: +oo F1(1)‘)=,f1 ~’at 一 ∞ + ∞ F2(1)‘)=J ~ldt 图1 由于R波在传播中的频散性,两点间有下列关系: F2(t1))=F1(1)‘)e …=Fl(c~)e◆ 则 VR(1)‘)=21r·x, 式中V(∞)为圆频率 ∞的瑞利波相速度; =1)‘· (1)‘)为相位差;x为两个传感器的距离 从上式中可以看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