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流行音乐流行轨迹的创新探究-07级声乐.docVIP

大学流行音乐流行轨迹的创新探究-07级声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美璐 2007084039 声乐通俗 现代音乐系 大学流行音乐流行轨迹的创新探究 【摘 要】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发展,高校的大学生一直是认知的先行者和消费的主力军,本文探究了30年来流行音乐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轨迹。      流行音乐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海的20世纪20年代,当时那里是中国商业发达的大都会、文化艺术中心,又是殖民色彩浓厚的“十里洋场”,这种环境为流行音乐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但这些音乐大多带有西洋味道,旋律甜腻缠绵,这对正值抗日救亡生死关头的中国显然不合时宜,所以并不能真正在民众中流行。后来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这些音乐移至港台发展。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陆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港台流行音乐重返大陆,从此揭开大陆流行音乐时代的序幕,高校大学生一直是流行音乐认知的先行者和消费的主力军。  60年代中期大陆开始文革,一切艺术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文化娱乐。1977年大陆恢复高考,有了文革后第一界大学生,1978年文化娱乐也开始解禁,80年代初,半导体收音机、电唱机走进普通家庭,电影院里人头攒动,李谷一、关牧村等歌唱家演唱的歌曲和一些电影歌曲开始在大众中风行,如《祝酒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乡恋》等歌曲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这些音乐虽然已经运用了未来流行音乐的一些元素,但主要还是用传统技法创作和演唱的,因此把它们叫“群众歌曲”和“轻音乐”更合适。与此同时,大学生们开始偷偷在宿舍里听邓丽君、张帝的歌,但由于极左思想仍然禁锢着人们,它们并不能得到大众认可。77、78界的大学生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偷着跳交谊舞,而李谷一用气声演唱《乡恋》,苏小明在《军港的夜》里唱“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而不是保卫祖国,都被扣上了“黄色”的帽子。后来程琳、朱晓琳两位童星翻唱邓丽君的歌,才使这些歌曲逐渐被大众接受。稍后,《外婆的澎湖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台湾校园歌曲以清新健康的风格打动了大陆听众,凤飞飞、刘文正、齐豫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港台风自然成了高校流行音乐的第一潮。  1984至1985年间,电子舞曲、迪斯科舞曲在大陆掀起热潮,大陆进入了轰轰烈烈的流行音乐时代。1986年是中国大陆原创流行音乐划时代的一年,百名歌星演唱《让世界充满爱》改变了人们对流行音乐即痞子音乐的印象,人们开始对它有了一个折中的称谓“通俗音乐”。这一年另一首代表作是崔健的《一无所有》,它标志着摇滚音乐在大陆诞生,但一开始人们对它更多表现出的是惊异和不理解。后来随着《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不是我不明白》等作品相继问世,1987年崔健在高校中获得了第一批拥护者。  1989年齐秦的《狼》和苏芮的《跟着感觉走》的出现,很快征服了几乎所有的青年学生。齐秦成为80年代末青年学生的流行音乐偶像。说起流行音乐偶像,其实早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费翔因《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的演唱和他特有的混血的形象,无疑成为中国青年学生的第一位流行音乐偶像。但齐秦的形象更符合现代都市青年学生,他的歌已经开始偏离传统而向着“现代化”发展,那种反叛的、迷离的、忧郁的形象正是青年学生所追求和向往的。90年代初开始,大陆大学生逐渐熟悉了谭咏林、张国荣、张学友、庾澄庆、林忆莲、孟庭苇、张雨生、童安格、郭富成、黎明、刘德华、周华健等一大批的港台流行音乐偶像,港台流行音乐从此在大陆流行乐坛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在“港台风”第二次狂潮下,大陆原创歌坛并没有停滞不前,摇滚乐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北京成为中国摇滚歌手的聚集地,1990年“ADO”、“眼镜蛇”、“呼吸”、“黑豹”、“宝贝兄弟”、“自我教育”六支摇滚乐队在北京首体举行了“1990现代音乐演唱会”引起极大轰动,后来“黑豹”和“唐朝”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1992年,艾敬的《我的1997》、《流浪的燕子》成为大陆最早有大规模媒体“炒作”的歌曲专辑;毛宁和杨钰莹成为大陆最早成功“包装”的流行歌曲偶像,大陆的流行乐坛进入了商业时代。以现代都市生活为题材的“都市民谣”开始风行。那英、田震、陈明、白雪、李春波、黄格选、林依轮、孙悦等歌手成为“都市民谣”的代表。大学生在对“港台风”和“摇滚乐”的痴迷中,对“都市民谣”有选择的接受着。像《雾里看花》、《好大一棵树》、《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祝你平安》等歌曲在大学生中很有市场。   1994年两盘《校园民谣》和《没有围墙的校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