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2017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精品专项备考学案:第2部分 第1章 第4节(河北专用)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四节
巧译文言修辞的几种方法
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传情达意。凡含修辞之言,或互文见义酣畅淋漓,或含蓄婉转绵里藏针,或譬喻贴切生动传神……因此,要读懂文言文就要弄清文言文中这些常用的表达技巧,以便帮助我们理解文意,巧妙翻译。
(一)比喻的翻译
1.明喻:仍译为明喻。
例:剽疾如猿猴。
析:可译为“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
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
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鸿门宴》)
析:可译为“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心肠”。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例: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析:“尘网”比喻污浊的官场。全句可译为“误入污浊的官场,一去就是三十年”。
(二)借代的翻译
由于古今词语意义发生转变,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事物。
例: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析:“北”借代“元军”。全句可译为“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三)互文的翻译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例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并序》)
析: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全句可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叉掩映”。
例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析:“朝歌夜弦”应合译为“早晨和晚上都唱歌弹琴”。
(四)对文的翻译
我们了解了“对文”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词的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析:根据“用”是“任用”的意思,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以”也是“任用”的意思。全句可译为“忠贞之士不一定被任用,贤能的人也不一定被任用”。
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
析:据“兴国”与“亡身”意义相反,可推出“逸豫”的词义应与“忧劳”相反。全句可译为“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五)合叙的翻译
合叙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分开叙述。
例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析:“兵革非不坚利”即“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可译为“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
例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析:“先后生于吾”即“先生于吾”与“后生于吾”,可译为“是在我之前出生还是在我之后出生”。
(六)错综的翻译
阅读古文时,如果在正确理解词义及准确分析语法的基础上仍不能上下贯通地理解文意,则可以考虑古人在行文中是否运用了“错综”的手法。
例: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析:“洌”是“清”的意思,若按原文的顺序将原句译为“泉水味香,酒液清洌”则显得不合事理。如果把“香”“洌”这两个词的位置互换一下,再翻译出来,上下文就贯通了。此句可译为“用泉水酿酒,泉水清洌香甜,酒味香醇”。
(七)对偶的翻译
我们可以根据对偶及其类型的特点,从已知词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未知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很好地翻译出文言句子。
例: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
析:从“宇宙”可推想出“盈虚”应指事物的生长衰落、成败得失。在翻译时,应尽量保持原语句的对偶形式。此句可译为 “天高地远,感觉到天地四方、古往今来没有穷尽;兴尽悲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与得失是有定数的”。
(八)婉言和讳饰的翻译
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求雅致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婉言。因忌讳而用婉言则一般称为讳饰。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例: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析:“填沟壑”就是“死后没人埋葬,把尸体扔在山沟里”的意思,这里表示谦恭,是对自己的死的一种委婉的说法。此句可译为“年龄虽小,但希望趁我还没死的时候把他托付了”。
(九)夸张的翻译
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
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析:此句可译为“蔺相如于是拿着和氏璧退后几步站住,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等的副词或形容词。
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析:此句可译为“下达了许多征兵的名册,每册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十)典故的翻译
古人写文章,经常用典故。在翻译时,必须译出有关故事并说清故事在文中的用意,才能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但是翻译时不能把有关故事全写进译文,因此翻译起来比较困难,应酌情处理,一般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3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新人教.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36《生态工程》(新人教版).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35《胚胎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新人教.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34《细胞工程》(新人教版).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39《植物组织培养和酶的研究与应用》(新人教版).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38《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新人教版).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37《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新人教版).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新人教版).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40《DNA和蛋白质技术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新人教版.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梳理学案:5《细胞膜与细胞核》(新人教版).doc
- (河北)2017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精品专项备考学案:第2部分 第1章 第5节(河北专用).doc
- (河北)2017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精品专项备考学案:第2部分 第2章 第1节(河北专用).doc
- (河北)2017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精品专项备考学案:第3部分 第1章 第1节(河北专用).doc
- (河北)2017届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中学高考历史复习学案: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人民版必修1).doc
- (河北)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河北专用).doc
- (河北)2017届高三人教版语文一轮精品专项备考学案:第3部分 第2章 第2节(河北专用).doc
- (河北)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河北专用).doc
- (河北)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两极世界的形成(河北专用).doc
- (河北)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河北专用).doc
- (河北)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学案: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河北专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