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李友东).pptVIP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chael Polanyi的知识分类: 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通过语言、编码传授。 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通过实践积累、做中学。 隐性知识的特点:拥有知识的人所知道的比能说出来的多。(we can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 很多人认为“写作”是一种无法表达、教导的经验。 田居俭《李煜传》 引 言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远离战乱漩涡的一块净土 第二章 花月正春风—才华橫溢的青少年时代 第三章 留连光景惜朱颜—瑕瑜互见的伉俪情爱 第四章 天教心愿与身违—懦怯庸弱的末代君主 第五章 鸦啼影乱天将暮—穷途末路的帝王生活 第六章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国破家广的最后三年 戈登·伍德《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美利坚化》 Chapter 1:Becoming a Gentleman Chapter 2:Becoming a British Imperialist Chapter 3:Becoming a Patriot Chapter 4:Becoming a Diplomat Chapter 5:Becoming an American 史景迁系列著作 《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1974) 《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1978) 《天安门:中国人及其革命,1895到1980年》(1981) 《上帝的中国之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1994)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1998) 《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2001) 《叛国之书》/《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论文写作的现状是缺乏有意义的新问题 只是简单的知识疑惑,而没有多少思想内涵。 “问题在大陆,提问在海外;现象在大陆,解释在海外”——朱学勤《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 费希尔总结的界定史学问题的六条准则: 可操作性.即可用经验的方式来解决; 没有设定的答案(open—ended),即只规定用什么事实来解答一个问题,而不规定解答本身; 具有弹性, 即可以调整、补充和修正; 分析性,即可以拆分为几部分来探讨; 明了而准确,对问题的预设和暗含的意思都必须有具体的说明; 可检验性,即可以用经验事实来证明。 例一:《重建:美国未完成的革命》 美国历史上的重建时期,长期被视为一个“黑暗时代”:北部共和党人和投机分子纷纷南下,与南部部分白人联手,利用黑人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经济目的,导致南部充满腐败,重建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 例一:《重建:美国未完成的革命》 埃里克·方纳对这种解释感到怀疑,由此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黑人在重建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重建对美国社会的现代化有什么意义? 基于这样一些富有新意的问题,他写出了上书,为重建史提供了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例二:《叫魂》 关于18世纪中期中国发生的“叫魂”妖术恐慌已经有多人关注过。但美国学者孔飞力(Philip A. Kuhn)综合运用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论,提出了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乾隆盛世为何出现“妖术恐慌”?通过朝廷和地方官员对“妖术恐慌”的反应,能否看出清代皇权和官僚机制之间的复杂和微妙的关系。 ③选题的宏观与微观 宏观课题大多带有综合性,微观课题则具有专深的特点,两者各有价值。 就一般情况而言,从事宏观研究的人,必须有微观研究的经验,并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升华为宏观研究。 世界史目前选题趋向微观 20世纪以前的欧美史学界,以宏观著述为主流。 20世纪中期以后,微观研究日趋强劲。 “新史学”就是以侧重微观课题著称的。 小题大作的代表作品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微观叙事的“小历史”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 卡洛·金兹伯格的《奶酪与蛆虫》 勒鲁瓦·拉杜里的《罗曼斯的狂欢节》 布鲁克尔的《乔万尼与卢莎娜》 勒华拉杜里《蒙塔尤》 小题大作与大题小作 关于初学者的研究,前人大多主张从小题目做起。 “应该写小题目,不要搞大题目、小题目反而能写出大文章,大题目倒容易写得很肤浅,没有价值。” ——王力 以小见大 小题目有利在于时限较短,不利在于难度降低。 英国学者帕特里克·乔伊斯:“在大和小之间存在许多联系,但这里的关键是你从‘小’入手,是为了寻求‘大’的问题或主题的运作方式”。 前言的作用 前言介绍整个研究的背景,它要能引人入胜,让读者有兴趣继续阅读。前言可以是研究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学术理论的启发,或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总之要给读者一个印象:你将会读到一篇有趣、有意义与有理论意涵的论文。 例一:杜维运《史学方法论》的前言 从l9世纪初叶,迄于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日,西方史学的发展,像是狂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