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主体间性理解合理性考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合理性考辨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摘 要 近年来,对于主体间性存在的合理性在哲学界和教育学界备受争议。本文首先对胡塞尔、马克斯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师生交往 理解 源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理性人”的形象经由康德(Immanuel Kant)的“人为自然立法”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达到顶峰。主体性的时代在尼采“上帝已死”、“理性已死”的呼喊声中发生了转变。随着现象学、哲学解释学等哲学流派的产生,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称“主体际性”、“交互主体性”等渐渐被人们所熟知。我国20世纪90年代引入主体间性,学者们将其运用到教育、文学等领域。本文就是在主体间性教育交往中,试图探讨作为主体的师生双方如何实现共在,达成理解 1乌托邦式的“理解” 1.1“主体间性”的缘起及胡塞尔的“纯粹先验自我” “intersubjectivity”的词根是“subject”,“主体”之意。“subjectivity”即“主体性”,是指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inter”中文是“在…中间”、“在…之间”、“内”、“相互”,所以“intersubjectivity”探讨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胡塞尔的主体间性被称为“交互主体性现象学” 胡塞尔在其“自我学”“唯我论”的基础上探讨哲学认识论,他认为哲学认识论必须具有一个明证性和自明性的根基。“对于胡塞尔来说,确立自明性的根基,返归事实本身,必须借助于一种类似于笛卡尔普遍怀疑方法的现象学还原或现象学搁置的哲学方法来加以实现。”因此,胡塞尔确立起具有绝对自明性的纯粹先验自我,他认为在构造他人主体性、外在客观世界等的过程中,主体通过“移情”“同感”“统觉”实现沟通和理解。建立在纯粹先验自我基础上的“先验自我学”没有解决交互主体间的理解问题 1.2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与困惑 马克斯“凡是给与我们关于它的精神性活动的某些符号和踪迹的地方,例如一件艺术品或者可感觉到的意志作用,我们便会立即从中把握住一个活动着的个体的我”。如何能够把握他人的思想的意识流,舍勒提出了“内在觉知”和“内在体验”,区别于胡塞尔的纯粹先验自我。舍勒也是在纯粹理论意义上论证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主体是否能把握到他者的意识流,舍勒的回答是模糊的 海德格尔把主体作为一个“亲在(Dasein)”拉回了生活世界。“亲在”的人与他人发生联系称为“共在”。“人在这里也绝不能按种属定义,而只能通过她卷入得活生生的生存关系和境遇被理解”。海德格尔指出,人生活在世界上,最本真的情态是“烦、畏、死”,在这之中人已丧失了个性和本质,只有在“亲在”中才能反省体验到“本真的存在”。海德格尔“亲在”的本体论哲学将日常生活消极化,主张个人的自我反省,与存在主义大师萨特一样,陷入绝对的个人主义,主体间的理解再次遭到悬搁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所谓的主体间性问题”。在他看来,工具行为具有“冷淡持中性”,而交往行为的动机具有交互性,其强调的是一种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哈贝马斯意欲在人们之间建立一种纯粹的理解式关系,却低估了人们在实现理解上的困难,如文化差异、历史传统等,被人们认为具有“乌托邦”的性质 主体间性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也遭到质疑。2002年4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以“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体性、主体间性”为主题,有学者认为主体间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以对“主体性”的曲解而提出。所以,“只要人们准确地理解主体性概念,即肯定这一概念所指称的对象处在普遍的关系之中,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创制并使用主体间性这个词 2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辩护 2.1师生主体间性交往范式的提出 师生交往范式经历了古代、近代以教师为主体,现代以学生为主体,到当代强调师生间平等、沟通、理解。在主客二分认识论背景下,教师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他们把学生当做容器,将知识装进“容器中”。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技术理性占主导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教学行为具有单向性,培养的是单向度的人,形成“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反思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甚至学生为主体的交往范式并不能使师生间的交往趋于合理化,我国近年来倡导的双主体师生交往范式,其自身也有逻辑矛盾,“在认识论领域,主体总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不存在没有客体的主体,因此,所谓的双主体也就同时意味着双客体” 师生主体间性交往范式形成的是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雅思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师生主体间性是师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