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原因探析.doc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原因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原因探析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摘 要:承接转移产业对于西部地区实现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从现实来看,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究其本质原因并非技术创新薄弱或者人力资本匮乏,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鉴于此,提出制度上的引导才是推进人才辈出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转移产业;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032-03 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效率的提高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使用组合,这种组合在质量上的改进表现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可以推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各国和地区一直在致力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中国也不例外,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的东部地区率先承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相对发达的产业结构,建立了以人口红利驱动与投资驱动相结合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模式,此举为随后三十年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后的产业结构要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由于人力成本以及运营成本的持续上涨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中国政府面对的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去产能”这一压力。一个理想的规划在于将原有优势产业向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转移,同时改变原有由生产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为由创新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接受东部地区较成熟的制造业并利用东部现有的技术资金以及管理模式取得高速经济发展,恰恰成为西部地区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 事情远非如此简单。西部地区对于转移产业的热情,并不能顺利地让其实现本土化。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结果并不理想。推进产业转移的同时,地区差距却逐步拉大。而对于转移产业的承接过程更多地表现为外在力量(如政府政策)固然取得暂时性的发展。西部地区如何快速对接转移产业,如何让这一过程变得有效而自然起来,成为最大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定的思考,找寻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本质原因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影响产业承接呢?最常见的因素是技术创新的薄弱,这一说法是符合产业转移的基本逻辑的 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而技术创新就表现为,以现有的物质资料为依托,对于各种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其中的技术支持确实可以实现较高的效率 具体来说,创新技术可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转变生产方式。落后的技术水平伴随着的是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表现为某种粗放,这就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第二,开拓新的生产要素的使用。一个要素的价值判断,其实依靠的是科技。最有趣的例子就是石油,曾经的石油不过是毫无意义的黏稠液体,而技术判定了它重大的价值。第三,技术进步可以克服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在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的前提下,技术进步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的使用,提高收益。不断创新的技术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地区通过承接转移产业又可以获得更大的增长效率和更大的经济增长 因此,我们探讨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问题的时候,不能忽视技术创新的作用。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通过技术突破进行产业化实践,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财富增长的过程。说到底,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对现存劳动力以及土地的服务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1] 但是,这并不适合中国实际的解释。我们审慎回顾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不难得出,技术推进下的产业转移收效甚微。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到2011年间,年均GDP增长率达到了9.6%,主要是各种中国特色的红利优势导致。虽然在客观上,我们创造了“中国模式”的“增长奇迹”[2],而2012年快速落在8%以下,2015年下滑到6.9%,2016年上半年依然表现为6.7%,这一表现是红利消失后的自然表现吗?已经有太多研究指出,这样的增长却是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来实现的。具体来说,我们逐渐淡化了技术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技术创新需要从一个想法的出现,到实验室研发,到市场检验产业化,过程非常复杂,要在同行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需要经历各种成功和失败的历练,最后通过公平的市场检验,才能够在市场的起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较强的竞争力。如果经济增长过滤了技术进步对于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过滤了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竞争和努力,其结果在事实上让产业的竞争力逐渐下滑 所以,我们必须解释的是,为什么技术创新活动在多年来都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呢?简单地说,创新活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