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从文与萧红笔下女性形象对比
沈从文与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对比 摘 要: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和萧红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其小说的背景地点也往往选在自己的故乡,而小说主题又往往在诗意的叙述中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荒凉与悲伤。同时他们又是迥异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们的语言风格以及小说的内在气质上
关键词:沈从文;萧红;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02
引言:
在现代文学众多的女性作家中,笔者一向是对萧红最具好感的,自然,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没有必要将她们进行平行的比较,分出高下之处,但我认为萧红能着眼于广阔的乡土,以及祖国大地上苦难的人民,其魄力与眼界是难能可贵的。近日阅读了《萧红选集》,虽然歆慕于《呼兰河传》纯熟的艺术手法,但《山下》这一不起眼的短篇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背着筐子的林姑娘也总是跑进我的脑海中,让我想起那个同样爱在水边玩耍的,沈从文笔下的三三。我欣赏着美丽,又那样急切地想要参透那美丽背后的哀愁,故作此手记,略述己见
一、纯善的少女形象与故园情结
无论是三三还是林姑娘,都被作者赋予了纯善的性格特征,她们心灵澄澈,充满柔情,同时,面对命运,她们又有着同样的无力与悲苦。她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作者对故园的回忆中美好而柔软的那一面
三三生活在杨家碾坊,自五岁失去父亲,与母亲依偎度日,山明水秀的湘西给予了她姣好的容貌和灵动俏皮的性格。一开篇她出于对溪水中鱼儿的占有欲,对钓鱼人毫不掩饰的不满态度,就表现出了她的真实。自白脸的城里人来到三三的家乡,与她相遇相识,并多次夸赞她的聪明美丽,天真的三三便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作者对少女微妙的心理描写是出神入化的,虽然从未点破,但通过三三总有意无意提到城里,羡慕与嫉妒白脸少爷身边的周小姐等情节,都可以看出她对白脸人日益加深的喜爱与牵念。然而这一切对于她都是一场虚幻的想象,尽管她芳心暗许,尽管母亲多多少少看出她的心思,与她一起怀着美好的希望,但白脸人的忽然死亡,终止了她对爱情与城市的所有期盼
林姑娘同样与母亲相依为命,她纯洁开朗,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对山上冒缨的包谷,林中新鲜的竹笋,都怀有甜甜的喜爱之情,把它们视为自己的小朋友。她勤劳乖巧,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为残疾的母亲分忧,她为下江人辛勤地劳动奔走,为母亲带来了骄傲与物质上的满足。母女俩纯洁朴实,不曾独占新奇的饭菜,无私地分给邻里,过着简单和睦的日子。但因为母亲受人挑唆执意要求加薪,林姑娘为下江人工作挣钱的机会还是被夺去了,从此,失去了工作与精神依托的他变得缄默孤僻
沈从文笔下有许多湘西的女子,如三三、翠翠、萧萧,在对她们美好人性的塑造中,寄寓着作者对家乡凤凰的无限怀念,每个景致的描写,少女们的一颦一笑,都是作者对家乡的精神遥望。创作《三三》时沈从文身居青岛,也正处于对张兆和的追求阶段,一种漂泊无根的心灵状态总是使他一提笔就想到湘西,并把家乡塑造为梦幻的乌托邦。沈从文说,他永远是个乡下人。他不断漂泊,而文字永远扎根故土,表现出深沉的故园情结;“最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各个支流县分乡村人事。”[1]《山下》的故事虽然不是发生在东北乡村的,但但凡阅读此文者,都会在林姑娘的与大自然山水草木亲近的接触中看到萧红幼时在后花园的快乐时光。同时,她对乡土的叙述不仅局限于自己的东北乡,她心系呼兰河,更关注中国社会所有下层人民的生存处境。而此篇小说作于香港,对陪都重庆的描写,也是她思恋故园的心灵写照
不同的是,沈从文对家乡的描写,充满着回归的期盼与家乡永远纯净,从而启迪人心的希冀,而萧红虽然在细腻的描绘中也表现出无限的眷恋,用回忆家乡排遣漂泊的孤独,但在一些作品中,她也无意掩饰家乡风俗中落后的一面,希望通过批判与揭示,达到某种更高层次的启蒙作用
二、二元对立的城乡结构与悲剧的原因
两位少女悲剧命运的原因,以及悲剧背后掩藏的深刻寓意,首先是城市文化的融入对理想的牧歌式故园的震动;其次,人物自身性格的封闭性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三三》中,白脸少爷对三三的赞美也许并不存在着什么深意,或许只是处于礼貌与新鲜感,而不谙世事的三三已经抱定了他要娶她的想法。在城里人的眼中,乡村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游览山水,参观碾坊,在溪边钓鱼,而这种喜爱也许并没有那么牢靠,从他打算过些日子换个地方疗养,就可见,作者塑造的城里人,把乡村当成了一种低于自己经济文化处境的消遣空间。在集市中,周小姐故作亲切的寒暄与赞美,也和天真坦率的三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三希望随小河流到城里去,再也不回来了,是出于对爱情与城市美好的向往,但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母亲思考的也许就更多了,她对女儿美好未来的希冀也是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毫米波采集生命体征临床应用探索.doc
- 民事执行难成因与其对策研究.doc
- 民事虚假诉讼损害赔偿之诉路径研究.doc
- 民初江苏遗产纠纷上诉案件审理研究.doc
- 民俗体育视角下于都客家灯彩调查与研究.doc
- 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doc
- 民办医学院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因素调查研究.doc
-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建构.doc
- 民办独立高校课程群建设中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
- 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改进策略研究.doc
- 2024年12月广东江门市台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编制外人员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2月2024贵州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人才“蓄水池”第二批岗位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2月山西阳曲县统计局公开招聘劳动力调查人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2月宝鸡市事业单位(97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年12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第二批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岗位合集(8月)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届浙江宁波市市域铁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中国通号部分二级企业副总经理岗位招聘4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届浪潮集团校园招聘期待你加入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