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行记
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行记 神奇的梦
临行前一天晚上忙到3点才睡,只睡了两个小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个神人给我布置任务,叫我跟师兄分工合作,激发玉石的力量。我接受了任务,回头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望着我,我心里明白这人是姜子牙,因为我母亲姓姜,她常说姜太公是我们的祖先,所以看见姜太公就感觉特别亲切。姜子牙一言不发,只是笑眯眯地望着我,那笑容简直暖到心里了。醒来之后,我有点奇怪,怎么会梦见姜子牙?我是极少梦见神仙的人啊!
今天,考察团一行人等在车上讨论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渭源。阿克苏的卢法政先生说,姜子牙就在渭河上钓鱼的。我心中一动,此行正是玉帛之路渭河道考察,难怪我会梦见姜子牙!
此行渭河道沿线涉及华夏各路文化的源头节点: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伏羲、周人、秦人……正如叶舒宪先生所言,不了解甘肃,就不了解中华文化的源头。然而,这片地方却是中国文史研究最神秘的区域,文化渊远流长又多元交融,考古材料数不胜数,文献、传说扑朔迷离,太多文化、历史之谜等待人们去探寻答案。我研究了多年四重证据法,这个方法可以集合传世文献(一重证据)、地下文献(二重证据)、人类学民俗学材料(三重证据)、考古图像材料(四重证据)的证明力进行立体释古,这次可以好好检验这个方法论神器究竟效果如何了
我的梦让前面的行程充满了更多的神秘元素,让我充满了期待,祝愿我们此行顺利,收获满满!
初遇渭河源
早上冒雨出发,一路上倒也少了一份夏日炎热,多了一丝雨润清凉。车行至一处缓坡,触目之间青山绿水,早熟作物偶尔一抹金黄,更显色彩柔和温暖,雨后云雾缭绕,简直就是一幅田园牧歌的水墨写意。同行人等忍不住下车拍照,大呼过瘾。继续往前走,才发现这一带是渭河源风景区,如此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之地,必然孕育出丰饶的文化
下午集体参观了渭源县博物馆,博物馆陈列的展品不多,但足以勾勒出这片土地的历史轨迹。从侏罗纪的鱼化石到更新世的牛角化石、鹿角化石、三趾马牙齿化石,可见此处曾为湿润温暖之地。馆藏玉石器基本是齐家文化风格,有瑗、璧、璜、戚、斧、凿等型,皆为素器,石性重,玉质普遍不好,另有野猪獠牙璜和兽骨锥。馆藏陶器主要包含三种文化类型,可见此地历史上人来人往,文化多元格局已经初现端倪:一为马家窑文化彩陶,典型纹饰有旋涡纹、网格纹和四圆圈纹;二为齐家文化红陶,有三耳杯、双耳壶、折腹高领双耳罐;三为寺洼文化,有红陶单耳鬲、红陶、灰陶双耳罐,马鞍形口沿为一大特色
从博物馆出来,叶舒宪老师带着几个玉器藏友见缝插针去了渭源县的古玩城。一个小小渭源县竟然也有古玩城,可见此地古玩颇有市场。遗憾的是,今天不是古玩集市时间,仅有两处店铺开门。叶老师一进古玩市场立刻换了老陕话,跟店主唠嗑儿砍价,如此亲和作风,深谙人类学田野考察精髓,令人钦佩。古玩店的文化期古玩基本是齐家玉器风格,皆属普品,对我这样求精不求多的藏友无甚吸引力。同行的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鸿先生则是超级发烧友,按捺不住下手买了一只齐家玉斧,一路把玩,爱不释手
在下午与当地各文化部门的座谈中,有些信息线索比较意味深长。关于玉石的线索,王纲先生提到渭河流经的北寨镇暖阳口村王贡坪有不少玉器被村民们发现,在民间有不少交易。王枝正先生回顾了他的玉缘:年轻时把祖上相传的素白玉璧卖了600元,娶了媳妇成了家。有一次购买了2000多元的古玉,不久便转手卖了3000多元,发了一笔小财。关于多元文化的表现,朱元林先生说到渭源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番鼓舞。该舞蹈原名“打西番婆鼓”,由男女西番共同表演,由古羌语演唱,既有男女打情骂俏戏谑逗乐的桥段,又有敬拜四方土地神灵的走四门桥段,还有汇集八方精气神的攒八卦桥段,反映出羌、藏、汉文化的交流融合,值得深入研究。据说,在此地有太白山,与陕西的太白山同名;著名的鸟鼠山,也是甘南一带好些山的通称;渭源境内有三危山,也与敦煌的三危山同名。多处相似的地名,是否暗示了民族文化迁徙的痕迹?
晚饭后,考察团的同仁一起去看渭源灞陵桥,那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上有汪精卫、杨虎城、林森、于右任、孙科、启功等诸多名人题词。在晚霞的映照下,一架木桥飞卧水上,蒋介石所题的“绾毂秦陇”,巧妙地概括了渭河的地理文化地位,作为秦陇交通枢纽的渭河,将会如何牵引和绵延着甘陕地区的文化,让我对于明天的渭河源头以及首阳山、鸟鼠山的考察充满了期待……
陇西溯源
玉帛之路考察进入第四天,我们来到陇西进行文化遗址实地踏勘。陇西于公元前272年设郡,有古文化遗址121处。渭河是否真正具有玉石水运通道的性质?也许我们可以在渭河沿岸地区的古遗址考察中获得一些线索
在陇西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我们考察了梁家坪、西河滩、暖泉山三个遗址。梁家坪遗址位于陇西县首阳镇梁家村偏南300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