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随文练笔更有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随文练笔更有效

让随文练笔更有效 浣江小学 斯霞 随文练笔是指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了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它融读与写为一体,以读引写,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对语言的理解,也可以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地辅助手段。但是,由于部分老师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导致随文练笔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随文练笔更有效呢?我认为必须探求随文练笔存在的误区。走出误区,提高效益。 一、走出学生众口一词的误区 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些特定原因造成的教学方式方法定式,教师们常会在课文收宫阶段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或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几乎都是众口一词,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小青石》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环节:多少年过去了,小青石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没几天,窟窿被填补满了。小青石惊奇地看到了小黑石。它兴奋地喊到…… 生1:小黑石,见到你真高兴。 生2:小黑石,我的老朋友,终于见到你了。 …… 学生的回答都离不开“见到你”,“很高兴”等这些词,几乎没有其他的想法。再来看看另外一位老师的设计: 多少年过去了,有一天,我身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没过几天,工人们就把窟窿填满了,我好奇地张望着,发现我的好朋友小黑石也在其中。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小青石了,当你再一次遇到你的好朋友小黑石时,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小黑石也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继续往下写吧! 把“小青石兴奋地喊道”换成了“小青石和小黑石的对话”,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学生的价值取向体现其中,其中有位学生这样写道: 多少年过去了。有一天,我身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没过几天,工人们就把窟窿填满了,我好奇地张望着,发现我的好朋友小黑石也在其中。我兴奋地喊:“小黑石,你还认得我吗?我是小青石呀!”小黑石说:“唉,我还以为你到都市的珠宝铺子里去了,怎么到这里来了,当初你就是不听我的话,现在后悔了吧!”“怎么会后悔。”我反驳说,“我现在可开心呢,虽然和以前一样,都是稳定不动的,可是以前和现在的意义大不相同了,以前,我只是和你一起晒太阳,吹海风,可现在我是在为大众服务,这是很开心的事。”小黑石终于被我说服了,他愿意和我一起为大众服务。 这样的设计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说。这样的回答深入文章的主题,提升了“为他人服务”的高尚品质。 精心设计随文练笔,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根据文本内容,可以给学生一段话,或是一幅图,或是一首歌,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情绪,拨动学生的情感丝弦,让学生情到深处,有话可说。 当学生的思维认识停止在某一个相同的阶层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点拨,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往多个方向去思考问题,说真实的话,说不同的话,展示自己独特的认识。 二、走出为写而写的误区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认为在上公开课时,应该设计一个随文小练笔,有读有悟有写,从感知到精读再到整体,这样就非常符合阅读教学心理流程的三个阶段。也唯有这样才能做到读写结合,体现出课的深度。可是,太急于求成,不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学习的需要,盲目设计小练笔环节,纯粹是为写而写,忽视对文本的整体回归,反而弄巧成拙,给自己的课堂添上败笔,留下遗憾。我曾听过一位教师在上《搭石》这篇文章时,在感受了人影绰绰的画面美,协调一致的动作美,踏踏有序的音律美后,问到:“在生活中,在你身边,有这样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景吗?请你把它写一写。”这样的随文练笔背离了文本,看似进行了拓展,实际却偏离了文本的内涵。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另一方面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如果把文本的内涵仅仅定位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就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挖掘。。 以小练笔结束课堂,意味深长,未尝不可。但如果单纯是为写而写,写到哪算到哪,随便找一个练笔点来写,那将会削弱学生对文本整体把握的能力,严重的,还会误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其实,我们在设计随文小练笔的时候,可以深抓一个侧重点来训练。可以是对文本中心思想的一个提炼升华过程,也可以是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拓展联系,也可以让学生回归文本,对文本的再次整体感知。如台江实验小学在“随文小练笔的有效设计”小课题研究中制定了这样一张表格,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知识重点来开展小练笔。 《月光曲》小练笔设计 小学语文第 册第 组 指导教师: 语段: 训练点:展开适当的联想、想象 指 导 步 骤 1、师: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 课文是通过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联想来写的。现在我们看看下一节课文,哪些句子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