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基本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基本特征

试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特征   【摘 要】 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重视群体精神,强调个体对集体服从;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自身的德行素养;重视生活现况,强调与社会的结合性;重视中庸之道,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认为可以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强而有力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群体精神;个人修养;中庸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谈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 相较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道德规范,已经沁入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成为日常生活中规范或者是约束我们思维以及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因此,今天我们在谈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的时候,传统的道德文化则是不可能绕过去的一道门槛,认识和总结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特征则是相当必要的 一、重视群体精神,强调个体对集体服从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念,这种观念在个人与群体之间,更加倾向于群体,更加关注群体的利益,而对个体的利益有所忽视。更多的强调个体对家庭、对家族、对国家的责任,强调利益的服从,强调对集体利益的关注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个人要服从家庭,家庭要服从宗族,宗族要服从国家,小的要服从大的,私的要服从公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这个家庭的家长,也是这个家庭的权威,既是儿子的纲,也是妻子的纲。妻儿要顺从家长的意志,在一个宗族中,代表一个家庭利益的家长则要顺从代表宗族利益的宗族族长的意志,在一个国家中同样的,要顺从君主。君主是最高利益的体现者,代表者,臣民最大的美德就是服从,顺从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为了实现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维护血缘关系以及在这种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族权制度和政权制度,不可避免的强调个体对整体的服从。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并提出人“仁”的根本是“忠孝”。由此从亲情之间的“孝悌”继而推广到社会实践中的“忠君”倡导和提倡“忠孝”对私以为“孝”,对公以为“忠”。以“忠孝”为主导,积极履行个人对集体的各种道德义务 二、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自身的德行素养 中国自古以来便存在着人性善与人性恶之争,但是不管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塑造一个君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传统道德中才有了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向内用力的特征 孟子是“人性善”的创始人,他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四种善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将这四种善心称为“四端”。并且认为这“四端”是形成“仁义礼智”四德的根源。因此他指出:“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这就从个人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孟子认为,塑造理想的人格、培育高尚的品质,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自身所拥有的善端,并且要不断的培育和完善,使其能够完全的、充分的成长和发展起来。因此,在进行具体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孟子特别强调“反求诸己”,即多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多反省自己,从而不断地加强个人自身的内在的道德自觉性 荀子则恰恰与孟子相反,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人的本性都是恶的,所有的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造人本身所固有的“恶”性,通过一系列的外在行为,来削减或者叫隐藏自身的“恶”,并且把这称之为“化性起伪”。人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受所处的客观外在环境的影响,塑造理想人格,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也就是“化性起伪”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的积累过程,一方面是不断的积善,即进行持续不断的道德践行;另一方面则是外部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的积累。道德践行的过程,也就是主体不断的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后一个方面的积累的过程,既是客观世界对主体实践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主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从了解、认识、知道到认可、接纳、内化的逐步提高、逐步完善的过程,是道德理性不断增强的过程。由此而言,无论是荀子的“性恶论”,还是孟子的“性善论”虽然二者的出发点不同,并且是截然相反的两个对立面,但是却都一致的肯定了人的主体价值,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 这种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向内用力的特质,一方面是对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是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的肯定。这不但给予了人们追求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的动力,而且也坚定了人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信心。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在个人修养的道路上特别的重视“克己复礼”,特别的强调“慎独”的作用。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